第91章 立棍儿(3 / 4)

除了吃喝收钱,唯一要做的事儿,便是在主家门口贴上一张纸揭,或挂上一根杆子、皮鞭或旱烟管,上书“贵府喜事众兄弟不得骚扰”之类字样,名曰“罩门”。

一旦有了罩门,就像有了证书一般,帮内乞丐见了罩门,如小鬼见了“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一般,便须退避三舍。不敢撒野猖狂,主家给多少算多少,不给就走。

不过,如果店家或办事的事主不懂规矩,或不愿花钱,到时也保准有众多乞丐前来搅扰,他们也不动粗,只是挤在门前有碍观瞻,甚至恶言相戏,什么丧气唱什么,给钱也不要。让你生意难做,喜事不喜,白事更愁,并且就是报官,官府也拿他们没辙。

说到这里也就清楚了,其实这种规矩,才是如今所谓“立棍儿”和“戳杆子”的真正出处。

当然,解放之后,旧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为之肃清,不但地痞、流氓、恶霸没了,乞丐同样在社会上销声匿迹,那么这些江湖规矩自然也就跟着消亡了。在我们建国的初期阶段,实际上存在着一段长达二十年左右的江湖断代史。

不过,随着六十年代“运动”时期的到来,社会重归混乱,“玩主”开始崛起,那么一些旧有的江湖规矩也就重新抬头,并再次演变,成为了新兴一代奉行的准则。这样一来,“立棍儿”和“戳杆子”的讲究,也就跟着一起复苏了。

只是如今,在“玩主”的圈子里,这种形式已经变异成了一种类似于“开山立柜”,成立小团伙的仪式。其主要意义,也由当年专为震慑驱使丐帮底层人员,变成了针对各路“玩主”、“佛爷”,起一种广而告之的自我宣传作用。

拿洪衍武目前来说,他虽然也知道这种规矩的真正来历,但他要想重回“江湖”,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完成这种仪式,也就成了他下一步必须要先干的事儿。

至于为什么非要如此,洪衍武有自己的想法。

他首先认为,他非常了解圈子里的人。

无论“玩主”还是“佛爷”,混蛋的多,没脑子的多,见利忘义的多,仗义的少,但是,坏归坏,这帮子人也有股子邪气。就目前这个阶段的江湖,任你是谁,破坏了规矩,天王老子也不行。

因为说到根本上,任何行业、任何地方,立规矩、讲规矩,并非是一种无意义之举,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行业本身的利益。所以破坏规矩的后果才会如此严重。

也正因为这个,他“抬”了尤三才是一种触犯众怒,且不占理的行为。试想一下,你今天“抬人”,我明天“抬人”,那也不用公安去侦破案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