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佛祖点拨,舍利传法(4 / 5)

“何为【我】?”

这个问题太难,周衍回答不了。

周衍是性情洒脱又固执的性子,他并不回答,知道自己要和眼前的僧人告别,哪怕是下一次,还有机会遇到玄奘舍利子,唤出来的神意也不会有这一段记忆。

所以他反倒是更加洒脱,用问题回答问题,笑着道:“大师,你真的有个猴子弟子吗?”

玄奘好奇:“什么?”

周衍索性具现出一本西游记给他看。

于是玄奘放声大笑。

周衍笑着问:“那么,大师,你取到大乘佛法了吗?”

“取经吗?”

玄奘的身躯透明,溃散,这个僧人在消散的时候,仍旧没有恐惧和执念,并不被成住坏空的轮转给牵绊住,玄奘最后收回了手掌,双手合十,噙着微笑。

西行十万里,行百八十国。

所向无敌,功成回国。

他双手合十,平静念诵道:

“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

“自此更谁登彼岸,西看佛树几千秋。”

这是这个僧人在这世界上留下的,唯一一首诗句,佛祖之后,尚且有谁,登临所谓彼岸呢,在写下这一首诗之后,这个来自于东土大唐的僧人,独自踏上了那烂陀。

这诗潜藏平静,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神韵和气魄。

自此更谁登彼岸?

舍我其谁。

玄奘双手合十,这样回答了周衍。

“我,即是大乘。”

【诸众欢喜,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众号曰摩诃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众号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脱天】——《佛教辞典》

以一己之力,得到了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最高位格。

然后讲述自己的佛法之后,再度回国。

并非是取回佛法,而是我成为大乘。

我之法,便是大乘佛法,佛在人间,何须西望?

碎舍利,不留名,无相布施。

僧人双手合十,徐徐散去,而在外面,卧佛寺的暗室之中,周衍猛然睁开了眼睛,一身体魄汹涌,感觉到了法力流转的变化,以及,那玄之又玄的存在。

血煞的气息,还有刀剑,兵器交错的声音越发地凌厉,让他从僧人讲法的温缓平和里,立刻挣脱出来了,沈沧溟道:“小心!”

一只虫蜕从沈沧溟一侧飞来,攻杀周衍。

沈沧溟可以拦截,却想要看看周衍突破之后的力量。

手中的横刀微动,始终保持着可以前去援助的姿态。

周衍还没有动刀,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