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止步(2 / 5)
,看秋天水涨,波涛汹涌,高力士,陈玄礼都在,高适也在旁边。
李隆基看水拍河岸,安静出了一会儿神,道:“卿此次来援,功莫大也。”
“可想要什么封赏?”
高适嗓音沉静,道:“臣年已五十有三,已立下文武之名,于个人而言,倒也没有什么想要的,只是……”
李隆基道:“只是什么?”
高适道:“臣有一故人,卷入了永王之事当中。”
“那个人太上皇也知道,李太白。”
“嘴巴不饶人,现在被下放狱中,判的罪名是谋逆,属于十恶不赦的十个大罪之一,按照现在的局势,恐怕等到各种事情平定的话,他会被处斩。”
李隆基悠然道:“李太白,剑也学,儒门也学,道法也学,散门方士也会,杂七杂八的,玄官境界虽然只有五品,但是却被公认为有上三品境界的【意】。”
“因为本身境界牵连了那一口气,号为【谪仙】。”
“有人不是说了,他若是不那么执着官名的话,算是五百年来,最有可能登临上三品境界的了。”
“他这样大的名声,我那儿子敢杀他?”
高适道:“圣人先前下令,但凡曾在安禄山那边为官的人,回来之后都会被追究罪责,反倒是令许多本来是被强迫在安史两人麾下效力的官员,也不敢回来。”
“叛军抵抗之心更坚。”
“后来后悔,也来不及了。”
“对安禄山和史思明,圣人尚且这样;对于永王谋逆之事,看得只会比安史二人更加重,也更加痛恨。”
李隆基敛了敛眸子,永王之乱的根本,其实只是这位太上皇不甘愿将皇位让出做出的选择,而高适,正是李亨击败永王的关键角色之一。
想要营救朋友,不去找皇帝,却来找他这个太上皇。
没有这样的道理。
李隆基道:“高适,你如今算是功勋彪悍,一地节度使,论文,则震动于四海,论武,则领广陵十二郡,以你的才干,未来封侯也不算是什么。”
“为何不自己求一求我那儿子?”
高适道:“圣人性洒脱,但是毕竟多疑。”
“臣是破永王之乱的大将,而白,则是永王的幕僚;在如今这个情况下,臣若是求情的话,圣人会怎么想?那样的话,我恐怕太白反会遭了灾,臣自己也怕是难保。”
李隆基道:“那你就求我这老头子?”
高适沉默了下,道:“我已和郭令公密谈,如果太上皇陛下也开口的话,至少可以保太白性命,不至于让他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