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按部就班(2 / 6)

这种大型屯点的管理。如果时间一长,缺乏直接对点对人的责任制,就会荒废。

宣冲是把平日的民营的盈亏甩给这些世家们自负。因为世家们内自有一套绩效管理体系,那几十个相关岗位最后要是干亏了,都是有家法来控制。

宣冲:这种草料场真的要搞官营,最后会年年亏损积压,最后会出现刚入职三个月的读书郎被定罪平账这种荒唐事。

而草料场挂靠在世家这里,那就不是能找某个倒霉蛋平账了事了。至于现在军用,军方下达“服务订单”就行了。

而若是草料场民营上真的出现亏损,要靠着借贷来维持,宣冲则会通过启用一些工程运输工程,例如去燕地的深山大规模开采原木这类需要用马的活计,制造一些订单让其能喘口气。——南疆的各路商家就是这么被宣冲吊着一口气死死的支撑着,撑下去,直到来一场大规模战争,一举吃饱。

目前武飞负责渤燕后勤诸多事宜,一切皆稳。除了粮草之外,高浓度酒精,棉布,草药,以及防止疫病驱邪的符文,也都得储备稳当。

注:驱邪符文,武飞确定是有用,这个符文烧过后似乎是有微波炉效果,可以对水进行杀菌。

虽然武恒羽的兵力仅在三千,但武飞足足准备了五千后勤人员,其中包括转运车马船舶之类种种复杂考量,武飞是完美辅助武恒羽大军运作。

顾首关一线,武飞开始渤地和燕地进行举孝廉工作。(燕地的孝廉名额,不一定要燕地本地出身,就如同后世蒙地特招,可以是纯粹首善人。)

武飞从渤郡内开始打造一套“臣属体系”,也就是把自己先前治理渤地的人,领给武恒羽见一面后就行了。

人才都是现成的,赵诚在的时候,武飞和他高烈度对抗的过程中,就已经把班子养成了。

…人才的淬炼过程…

双方策动的所有相关军事行动,要考虑粮道,攻城辎重等进攻路线的漏洞,还要考虑后方被收买,粮食,铁,草料等环节被破坏。

各种“细枝末节”,赵诚作为“良师益友”是在用“事”教武飞进步。

武飞老爷也不是吃素的,抓细作的安排也是如同一张大网,各家编户保甲,甚至货郎都是经销商给的名额,外地人想要靠近水井,都会被揪住。细作搞破坏就很不容易,搞破坏后想要全身而退更难。

相对的,赵诚在后期用“间”难。基本上出不了重大的破坏成果,但是为了搞点情报,又不得不花费重金。否则“间”会反水的。

根据武飞攻下顾首关后汇总的情报,赵诚聚集的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