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诉苦(2 / 5)
p   就这样,到了崇祯十四年底,宁远到松山之间,松山周边大军的的粮道完全断绝了,不仅陆上的饷道被鞑子断绝了,海上的粮道也被断绝了。
    大军粮草存放在笔架山,本来是为了转运的安全,可是最后这个笔架山,反倒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
    除了这一点缺陷之外,笔架山屯粮城距离锦州城、松山城,还是太远了一点。
    地图上看,距离很近。
    可实际上,笔架山距离锦州城差不多有六七十里地远,即便是距离松山城的南门,也将近有五十里之遥。
    而且,从笔架山的海岸处通往锦州和松山的道路,全都是浅山丘陵地带,非常方便鞑子在这个地区设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军把自己的屯粮地安排在这里,简直就是给鞑子军队准备了一个天造地设的伏击场。
    从笔架山转运粮饷到松山,这个路程处处都是危险,步步都有杀机,极不安全。
    总的来说,把朝廷好不容易征集输送过来的大批军粮存放在笔架山,简直就是自缚手脚,自讨苦吃,甚至就是自己作死。
    杨振一定要改变这个结局。
    即便他不能从整体上改变第二次松锦之战的结局,他也要尽量改变松山城的结局,或者至少给将来的洪承畴提供一个不同的选择。
    其实,从再世为人的杨振内心来说,第二次松锦之战不发生是最好的,即使黄台吉率领大军包围了锦州城,大明朝这一边儿也完全可以放弃锦州城不要了。
    这个时候,不接招就是高招,一旦接了这个招儿,就已经输掉一半了。
    以崇祯十三年、十四年大明朝的情况看,先全力以赴先把关内的事情办好,先把关内的流贼剿灭,这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
    至于山海关外的这些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