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阵地(2 / 4)

之初,明军里有的是悍不畏死的炮手,每当面对蒙古马队的冲击,这些人挺立在汉人军阵的最前线。

    直到他们能够看清楚敌人的面孔,直到蒙古人的马队冲到了自军的阵前,冲到了虎蹲炮的射程之内,他们才点火开炮。

    可是到了明末的时候,大明官军队伍里的炮手们,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他们只要远远地看见鞑子的骑兵出现了地平线上,就会着急忙慌地点燃火炮,根本不管什么射程够不够得着敌人。

    久而久之,火炮就渐渐地退出了与鞑子野战的战场,慢慢地变成了只在守城时用用的东西。

    不仅虎蹲炮是这样的命运,明朝中后期陆续出现的火炮利器佛郎机炮、红夷大炮,全都遭遇了这样的命运。

    当然了,与其说这是明末官军炮手们胆气不足造成的问题,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全面的衰退,整体的溃败。

    如果炮阵背后的大批步兵、骑兵以及火铳阵地能够坚如磐石,他们不会提前溃散,前方的炮手们又怎么会不敢与鞑子面对面对阵呢?!

    如果不是火炮的铸造、火药的制作不过关,质量低劣,威力下降,使用热兵器的军队又怎么会害怕面对使用冷兵器的军队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将来能够给杨振以足够的时间,他一定会好好收拾一下旧山河,让所有的事情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只是现在的他,只能做他眼前能够做到的,从眼前做起,能改变一点是一点。

    而他能做的,就是改良火药,使用散弹,同时在虎蹲炮炮手们的身前或者身后,布置上几道堑壕。

    这么做,就是要让这些炮手们知道,即使鞑子的马队冲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他们的安全也是有保证的,他们的后路是有保障的。

    当然,杨振改变不了虎蹲炮的射程,现在的他还有没有大炼钢铁、重铸火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