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检查难点,再见故人!(3 / 7)

这些杂七杂八的数据进行分析,其实就是现代大数据的雏形。

通过大数据的变化,就能立刻分析出幸福城周边的威胁变化,也能从源头分析一个人的风险程度高低。

例如天天外出去很远地方的人,检查过程就要比其他人更复杂一些。

又例如一个人频繁的去往一个地方,就要分析有没有什么问题。

甚至能从收获的变化里看出资源分布,分析这种分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这些想法目前还只是个模糊的架构,连个能落地的方案都算不上。

为什么?

程野写完最后一个字,把笔往桌上一扔,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因为检查站实在太特么穷酸了!

就算丁以山从资料里了解到大数据、信息化的门道,也真派了人尝试着往这个方向走,一点点分析其中的好处,想逐步改善现状。

可检查站的培养体系,早就注定了这套系统不可能完整落地。

没有任何一个检查官,有机会正经去学什么数据化管理,去正儿八经的感受一次大数据带来的好处。

也没有任何一个检查官,会对坐在电脑面前,敲代码感兴趣。

就像李长风这个薪火庇护城的四级检查官,对应用了源轨技术的物品也是一知半解。

足以证明不管是哪里的检查官,都没有时间去学些这些旁枝末节的知识。

自然,检查站只能把这些“精细活”压在文员头上。

可问题是,文员就算明白了,也没资格往上面递预算申请。

程野特意去看过文员用的电脑,果然是他想象中的“大屁股”。

整个检查站四个区域,加起来才八台。

每个区域两台,一台录入信息,一台备份数据。

要说处理基础记录,速度倒还凑活,可要是从零开始学习研究,程野自己坐着看了一会,都有些傻眼。

因为电脑的系统并不是他熟悉的windows,而是从薪火采购回来的服务器专用系统,所有数据都是用命令行来进行实现,一切以简单实用为主。

哪怕翻出来旧时代的编程书,想要在这上面研究出点东西来

嗯,还是说点更实际的。

每天光是录入基础信息就忙到半夜,哪还有精力去学习?

至于更高级的算法模型、实时预警系统,那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天方夜谭。

放在现代,从几十亿人里培养挑选,都不见得能选出来多少人才。

指望着幸福城这些普通人去研究,不如等着薪火研究出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