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军改下的虞都(4)(4 / 5)
干的事情,楚凌是知晓的,不过对于这些,楚凌却装作不知道。
没有人对他提及此事嘛,不过这暗地里的试探、博弈、交锋却在进行着,楚凌也想看看他信任的这帮人,在面对未知境遇下,对那些藏得很深的人,到底能不能力压一头。
改革靠的是什么?
是好政策不假。
但是好政策,是需要有人发起,有人推动,有人执行,有人落实,离开了人,政策再好,落不到实处去,那都是无用的。
而在这幅员辽阔的大虞,往往政策的发起与推动,就不是一项两项,这是很多项同时在进行的,只是这又牵扯到了不同领域,而各领域的情况又不一样,所以出现碰撞就是在所难免的。
怎样磨合好,这才是关键。
“南军所辖左右两翼,诸校尉部,两直属营,进行的名册登记,今下进行的怎样了?”在一众人的簇拥下,楚凌走在中军核心地段,对身旁跟随的张恢询问道。
“禀陛下,此事还在进行着。”
张恢如实禀道:“因为主力大营,诸分守大营的勘探及明确,还有上述诸处的调整,此事想要彻底定下,恐还需一段时日。”
“此事要抓点紧。”
楚凌听后,伸手对张恢道:“朕知卿的压力不小,但此事必须要重视起来,一个是有司徽根据名册,打造铁制铭牌。”
“卿是上过战场的,知道战争的惨烈。”
“往往一场仗打下来,战死的儿郎,很多都是不全的,这在平日里不算什么,通过繁琐的名册查寻,就能找到对应的人。”
“但战场局势千变万化,在没有把敌人彻底打败前,这是不敢有丝毫松懈的,更别提去做这些事情。”
“铁制铭牌,就是为解决此事,战死的儿郎,是为国朝而牺牲的,不能叫他们没有名分的死去。”
讲这些时,随驾的羽林官,低首上前,将一枚铁制铭牌,从脖子上取下,递到了张恢跟前。
张恢惊诧的接过铭牌。
在看到铭牌上撰写的姓名,籍贯,身高,军队等字样后,张恢的心底掀起涟漪,张恢是经历过战场的,对于这个牌牌,他是知道其用处的。
这不知能用于找寻战死将士的来历,关键是还能对潜伏的细作进行甄别,这看似是不起眼的,可是用途却是很大的!!
“当然,进行名册登记,不止是为了此事。”
楚凌停下脚步,看向张恢道:“朕有意在九门提督府、南北两军、兵马司等处,推行一项新制,即军饷发放改制。”
“今后,上述各处军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