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金舆谋局(2 / 3)
寸。寒光闪过,泼皮手腕顿时见血,哀嚎着跌坐在地。
"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调戏良家妇女!"平阳公主柳眉倒竖,声音冷如冰霜。周围百姓认出她的身份,纷纷高呼"平阳昭公主",几个胆大的商贩抄起扁担就要教训泼皮。
混乱间,人群突然让出一条路。一个青袍道人施施然走来,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晃:"公主息怒,这些人不过是市井无赖,何必脏了手?"说着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掷给泼皮,"滚吧!"
泼皮们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消失在人群中。书生转身作揖:"在下李淳风,见过平阳公主、秦王妃。"
长孙金凤心中一动——这名字她早有耳闻,正是近来名震长安的玄学大家。她福了福身:"多谢先生解围。不知先生在此..."
李淳风望着天边渐渐西沉的落日,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笑意:"观今夜星象,荧惑守心,主兵戈异动。二位贵人既有忧心之事,何不与在下到茶楼一叙?"
平阳公主与长孙金凤对视一眼,同时点头。她们都明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任何能影响战局的线索,都不容错过。
暮色渐浓,三人登上西市最高的茶楼。李淳风取出龟甲蓍草,在桌上摆出复杂的卦象。烛光摇曳中,他的声音低沉而悠远:"此卦为'师卦',九二爻动,'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秦王此去,虽有凶险,但得天命眷顾。只是..."他突然停顿,目光扫过二女紧张的神情,"需防内患。"
"内患?"平阳公主握紧腰间剑柄,"先生指的是..."
李淳风将龟甲翻转,裂纹交错如蛛网:"卦象显示,有亲近之人暗藏异心。此人位高权重,手握重器,一旦生变,恐成心腹大患。"
长孙金凤脸色微白,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齐王李元吉。那日在朝堂上,被削去兵权的李元吉虽跪地谢罪,眼中却闪过阴鸷的光。而平阳公主已在心中盘算:二郎出征后,长安空虚,若有人趁机动乱...
"还请先生指点迷津。"平阳公主按住微微发抖的手。
李淳风沉吟片刻,在纸上写下一个字,又迅速用烛火焚毁:"此字天机,二位贵人心中有数便好。记住,月圆之夜,城门三响,便是关键。"
窗外,一轮弯月已挂上中天。西市的喧嚣渐渐平息,唯有更夫梆子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二女谢过李淳风,重新登上马车。车轮辘辘声中,长孙金凤握紧平阳公主的手:"姐姐,看来这一仗,要打的不只是刘武周。"
平阳公主望着车外深邃的夜空,想起李淳风所说的"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