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最早的打工仔(3 / 4)

的车间内整齐安装着二十多台主要生产设备,加上大大小小的辅助设备,整个车间的设备不下百台,周建平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场面,让他很有些开眼界的感觉。

听完车间技术员关于生产流程的介绍,周建平觉得这里的生产过程并不复杂,以他高中学过的化学物理知识,完全可以应付自如。合成车间尚有一些技术含量,后面的浓缩结晶和干燥,完全是一种物理过程,按照条件操作,就能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因为岗位缺人,商主任领着周建平听完车间技术员的介绍后,又去各岗位转了一圈,然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小周,你愿意跟着熟悉几天,还是现在就进班组顶岗?”

周建平看出了老商的心思,他应允道:“随便,现在进班组顶岗也可以。”

解了车间缺人手的燃眉之急,老商当然高兴,“本想让你先熟悉一段工作流程,这样也好,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对生产工艺掌握的更快更好。”

就在当时,周建平被编入了缺人的班组。

周建平脑子里本来就喜欢琢磨事情,钻研问题,加上具有较多的文化科学知识,下班后在职工宿舍又有大把的时间,别人把这些时间用来打扑克下象棋,他却用来思考总结工作中的问题,不出一个星期,周建平就掌握了本岗位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要点,没有半年,他对整个合成车间各岗位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要点了然于心,公司组织的月度考核,自从周建平来到附属公司以后,无论实际操作还是理论考核,如果周建平的成绩第二,别人就不可能第一。

一年以后,周建平已经成了附属公司生产一线的万金油,无论哪个车间的任何岗位缺人,他都可以顶岗。要不是那个临时工身份限制了他,说实话,公司刘经理早就对他提拔重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建平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知道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但他从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自满,相反,在领导和同事们面前,周建平处处表现的很谦卑。

过了一年,公司产品出现滞销,据说社会上又有别的企业生产同类产品,跟附属公司形成竞争。

春节跟马兴伟相聚时,闲聊中,刘经理知道了周建平以前经过商,“如此说来,这个周建平还有些商业头脑?”

“前几年政策还不像现在这么宽松,他就敢于只身闯广州,还敢在华兴市摆地摊,你说他要是没有商业头脑,敢跨出那一步吗?”马兴伟说。

“嗨!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附属公司的产品出现滞销,现在销售科那帮人,我看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