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共同利益(3 / 4)

作汇报和意见建议,还有对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安排。

和联社的所有手续办妥之后,周建平把主要精力用在扩产事宜上,他用了近一个月时间,进行了细致的市场调研,最终决定在将现有产品的产量增加一倍的同时,新增三种口味的饼干品种,除此之外,在一位商场销售经理的强烈建议下,他还决定增加一种全新的产品----风味点心。

周建平再次请来了向阳食品厂的张工,在得知扩产规模后,张工告诉他,要实现这一规划,预计要新增三条生产线,新建三个车间。现在厂里的空地已经不多,这三个车间往哪儿摆放呢?

扩产这件事,以前只想到了市场和资金,根本没考虑地盘够不够用,张工的突然提醒,让周建平措手不及。

市场已经开发出来,在联社的支持下,资金也不成问题,现在却不知道扩产新增的设备车间往哪儿放,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让周建平十分焦虑。

胡国林知道老板的苦恼后,他向周建平提供了一条信息,健生食品厂的后临,是以前的水泥制品厂,主要生产水泥电线杆,由于产品没有销路,三四年前就停产倒闭了。

这条信息让周建平为之一振,“有多大面积?”

“比咱们这厂大多了,它是生产电线杆的,原料大车拉进来,产品长车拉出去,要是面积小了,车辆根本没法出入。”胡国林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不知道究竟有多大面积?”

“具体面积不知道,根据边上围墙的长宽,估计最少二十亩以上。”

“这个厂子以前归谁所有?”

“不用问,肯定是街道办事处的。”

“不知道现在归谁所有?”

“你问销售办公室的小梁就知道了,他叔是街道主任。”

“什么?小梁他叔是街道主任?”这么长时间了,周建平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不是他亲叔,可能比叔伯关系还要远点,不过小梁来健生食品厂上班,就是街道主任安排的。”

跟胡国林这一席交谈,周建平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下午临下班时,他找到小梁,“听说街道梁主任是你叔?”

“哦,不是亲叔,但走动的比较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住的地方离他家远不远?”

“远不远----,周厂长,你有事儿吗?”小梁很机灵,马上想到了什么。

“如果不远,晚上你去他家一趟,帮我问问咱们健生食品厂后临这家企业,现在归谁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