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互不通气(3 / 4)

,加上当年为了让周建平安心务农,父子俩爆发过几近决裂的冲突,他始终放不下做父亲的尊严,一言不发,表面上对周建平这些年取得的任何成绩都不闻不问。

司机孙师傅吃饭更快,三下五除二,在别人还不到一半的时候,他就放下碗筷到车里休息去了。

周建平也把碗筷推到一边,“妈,你要问我为啥想起让村民们栽种蔬菜,这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梦想,那时我刚跟常玉玲处对象,她第一次到咱们家串门的时候,我跟她去河边玩,走在路上,我清楚地听见好几个人在背后议论嘲笑,当时就跟玉玲说,总有一天我要让这些人改变对我的看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还拿村里人说的话当真呀?我听到的说啥都有,过去这些年了,你应该把那些话忘掉。”陈秀华道。

“其实我并没把那些话当回事儿。咱们这个村子,偏僻落后,人的思想观念更加陈旧,土地又少,要想靠种粮致富,根本没有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随着这几年村里的主要劳动力出门务工,绝大多数家庭都缺乏劳动力,正好我们公司的新项目就是以蔬菜为原料,需要建立一个稳定供应的蔬菜生产基地,当然,我完全可以把蔬菜基地选建在条件更好的地方,但是,我想通过蔬菜基地的建立,来改善村民的经济状况,改变他们的陈旧观念。种蔬菜跟粮食作物不一样,只要身体健康,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从事这项劳动。”

“这个想法确实很好,就说我跟你爸,如果继续种粮,我们真有点干不动了,但要在地里慢慢干些手头上的细活,要是身体没有病痛,我们再干十年二十年都没问题。”

“再算经济账,你跟我爸在这些土地上种粮食,一年收入多少钱,以后种蔬菜,你再看看又能收入多少钱。”

“元坝村有上千户人家,你这一弄,要付出多少种子肥料钱?”陈秀华追问道。

“村民们都拿不出钱,只能我们公司先垫付,注意这是垫付,将来生产的蔬菜销售以后,我们是要扣除的。除了垫付种子肥料资金,从农科所聘请的农艺师的所有费用,都由我们公司承担。”周建平道。

“说起培训听课,我跟你爸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听懂啥?就只能让你大妹建秀去了。”

“对了,说起建秀,不知道建良二哥推荐了咱们自然村谁当农技员?”周建平好像自言自语。

常玉玲道:“我听别人说需要初中文化程度,我觉得我跟建秀就符合条件。”

“你?想当农技员?”周建平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常玉玲。

“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