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意外难题(2 / 4)

桑塔纳轿车停在了院门口,孙师傅从车上下来,提了两大袋子东西走进院子,“放在哪里?”孙师傅问。

“哟,回来啦,直接放到桌子上吧。”常文新道。

张开袋子一看,孙师傅还很会点菜,荤素搭配,买了十道菜,甚至连主食都买回来了。吴桂香跟常玉玲母女从厨房拿来盘碗,把这些菜转移到餐具里。

摆上碗筷后,午餐开始,“喝点酒吗?”常文新征求周建平的意见。

“中午时间短,少喝点吧。”其实午饭时间周建平不想喝酒,但他知道老岳父平时不能喝酒,他就利用这个机会陪老人家喝点。

二两的杯子,每人倒上一杯,见酒喝到了一半,常玉玲问:“专程来这儿找我,什么事?”

“哦,公司从你这里报上去的情况了解到,双碑村蔬菜基地近半年的蔬菜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多,我想实地了解有关情况。”周建平道。

“产量确实有所增加,究竟增加了多少,我不是十分清楚。”常玉玲道。

“我想知道什么原因引起了产量增加?增加的产量在不在公司的协议范围之内?”这是周建平想要了解的主要内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些是协议农户增加的产量,有些不是。”

“你能说的具体一点吗?”

“当初签署协议时,有一部分农户没有加入蔬菜种植基地的建设中,通过这一两年的运作,这部分农户觉得蔬菜种植的效益不错,他们也逐渐改种了蔬菜,品种方面,他们跟协议农户一样。这是近半年双碑村蔬菜产量增加的主演原因。”常玉玲道。

“哦,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嘛,协议农户都是按公司计划种植的,产量怎么会突然增加呢?发现他们改种蔬菜,你没劝告吗?”周建平道。

“怎么劝告?人家在自家地里种什么,我管得着吗?”

“说的也是,问题是他们种的这些蔬菜,公司要不要收购?”

“如果不收购,指望这些农户自己到市场上出售,我估计他们的菜多半要烂在地里。”常文新道。

“我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不是协议农户,他们种植的蔬菜,我们完全可以一斤也不收购,谁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但是这些人都是双碑村的村民,我们的蔬菜基地就在双碑村,如果他们的蔬菜烂在地里,这些人对外怎么说,那就不得而知了,假如外界有人说健生食品公司的蔬菜基地把菜烂在地里,对公司的声誉有何影响?另外,这些人也是咱们的父老乡亲,眼看他们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烂在地里,咱们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