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天,要变了(2 / 4)
问题:水质问题、河床淤积问题、北方结冰问题以及成本过高的问题。
前面三个问题都可以很好应对,但最后一个成本问题绝对是最致命的!
迄今为止,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投入了2000亿的资金,但即便是即将贯通的中线工程,主要面向京津冀豫的供水,工程计划年均调水也才95亿立方米!
以2元/吨的效益计算,至少也要10年时间才堪堪收回建造成本,更不用说其中的维护和运营成本了。再加上每年只有95亿吨的输水量,对于四省年均500亿吨左右的用水量,只能说是杯水车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价格贵、输水又不多,因此受到非议可想而知。
然而这也就罢了,中线工程大部分地区毕竟都远离海岸线,即便不向京津地区输送,也可以转向沿途的冀豫内陆地区,因此,海水淡化再怎么便宜,加上输水成本也不会比即将建成的中线输水工程便宜多少。
关键是他们的东线工程!
江shu、鲁东……
全都是沿海地区……
可想而知,海水淡化新技术的出现绝对会成为压断东线工程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他们负责东线开发的这一群人……
沈凤生已经是满脸苦涩。
“说说吧,我们该怎么办?”
主席台上,张忠义总工程师也是一脸苦涩。
“开工没有回头箭,我们的工程不能停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位年纪尚轻的工程师狠狠地将烟屁股按在了烟灰缸里,不甘心道。
“对,我们东线工程前后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的资金,怎么可以就这么停了!”
不少人也纷纷附和。
“然而,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连大长老都在为新技术背书,想来一定是有压倒性的优势,我们还能怎的?”
沈凤生教授摇了摇头,苦笑道,
“兴许过几天,有关东线工程的重新论证就会传达下来,到时候……”
一群人重新变得沉默起来,烟头一根又一根的熄灭,新的香烟又一根一根重新燃起。
终于,沉默良久,终于有人开口说道:“海水淡化技术的兴起,国家必定会在沿海兴建一大片的海水淡化工厂,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向靠近内陆的地区反向供水。这两项也是大工程,我们东线办事处的人员,或许,应该可以参与其中吧……”
……
不只是南水北调东线办的一群人睡不着觉,北斗星公司的一群人也睡不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