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优与劣其二(2 / 3)
到了5个小时!
5个小时的时间意味着什么?
虽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存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用来做相关的反物质实验研究,5个小时的时间,早已经搓搓有余。
甚至于要不是因为京城正负电子对撞机制造的反氢原子实在是太少,再加上时间又来不及的话,说不定他们还能在5个小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当然,这一切,已经有足够的说服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峰讲解得不急不徐,ppt上,几组显而易见的数据竟是如此耀眼。
“哗~!”
会场内,瞬间就发出了一阵阵惊叹声。
在场的都是华国学术界最厉害的科学家,反物质存储到了5个小时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他们当然很清楚;
无论是用来研究反物质粒子的属性,还是用来研究各项具体的应用,5个小时都已经完全足够。
“真是后生可畏啊!”
扶了扶老花眼镜,坐在第一排的余敏院士转头看向身边的朱起鹤院士,感慨万千道。
“怎么样,我就说没错吧!今后数十年,能够扛起华国科技大旗的,除了这小子,还有谁来?”
朱院士也转过了头,笑了笑,骄傲地说道。
“嗯,一个大统一理论就已经够了!最让我惊讶的是,他的研究速度!……”
……
“刘教授真天纵之才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会场的一角,金东寒看着ppt上的实验数据,不由地万分感慨。
“是啊,人家辛辛苦苦几十年才能提升几分钟,他倒好,干脆就是以小时来计算;这样的科研天赋,怪不得能够研究出大统一理论,我真是服气了!”
陈学东也是感慨万分。
“嗯,怪不得他要研究反物质技术,将我们这些人都邀请过来了,如果真有足够的反物质供应,那不就意味着,反物质发动机,不久就能成为现实了吗?!”
金东寒院士是动力机械工程专家,对发动机的研制有很深的造诣,说起反物质发动机,不禁双眼放光。
“你是研究发动机的,能不能研究出来,还不是看你?”陈学东院士十分感叹,“本以为核武器工程我没能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又不是我的菜,能够影响到后世几个世纪的举国工程,恐怕我今生再也接触不到了,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反物质工程!真是苍天有眼啊,这一次,我说什么也要搭上这趟车!”
“别,老陈,千万别冲动。”金东寒院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