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拒、拒绝了?(2 / 5)
速器能够用上常温超导材料,很大程度上,能够将这些仪器的工作效果提升一个等级,这也是刘峰想要上马常温超导体材料的一大原因。
然而,对于刘峰‘异想天开’的想法,以崔院士等人为代表的材料专家却完全不看好。
……
华科院宁波材料科学研究所,刘峰已经在这里待了好几天。
具体的研究计划他已经向张勤做了汇报。
超级对撞机涉及到的基础工业,华国这边需要弥补的,包括了两大关键性的方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路是材料的研究,一路是对材料进行精密加工的研究。
而这其中,精密加工不是刘峰所长,因此,他将其交给了以陈学东院士为首的华国工程院机械工程学部精加工分部。
说实话,精密加工这种技术活儿是一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只要不计成本代价,短时间内,想要找到替代品,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比如说华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当初,机器加工出来的返回舱精度,始终不能满足要求,那些人硬是靠着传说中九级钳工的手工活儿刀劈斧砍锉刀摩,给打造了出来!
当然,里面的成本和代价,确实高昂了点,毕竟,单单是一位顶级钳工,就已经属于国宝级别了,放眼全世界,这样的顶级老师傅,那也是屈指可数的!
实在不行,刘峰倒是完全可以向载人航天的那帮人学习,毕竟,大型阵列式监控器里面需要通过精密加工制造的成品,并不是很多,即便是100台超级对撞机,在这些‘大国工匠’的努力下,相信也可以满足。
因此,材料研究,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而超级对撞机需要攻关的新材料,就包括了超导电磁石材料以及大型阵列式监测器里面的各种特殊材料。
因此,这才有了刘峰前往华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取经的这一幕。
“刘教授,常温超导体材料即便是在国外,也只是一种概念性质的东西,其前景到底如何,并没有人能够证明。如果我们贸然上马常温超导体材料,成功了到还好,如果失败了,那我们在低温超导体上,与欧美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因此,我认为,咱们还是稳妥点好,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研究低温超导体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这已经是老人家很给刘峰面子的一种说法了。
如果不是他老人家的脾气好,如果不是他亲眼见证了刘峰对金属材料的研究,从一位一知半解的菜鸟,通过几天时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