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不是所有人都叫刘峰(2 / 6)

索性在镧系元素上,最后给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这才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因此,当下刘峰就暂时放下了对其他元素超导特性的研究,决定先把镧系元素的超导程序总结出来。

和锕系元素类似,镧系元素也能同其他元素协同构建理想的晶格,产生强烈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而且因为原子序数普遍比锕系元素靠前的缘故,在放射性和安全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这一次,刘峰要做的实验,就包含了构建镧和镥两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镧系元素氧化物的理想晶格。

幸运的是,他设计的实验配方中所需用到的材料,在实验室里都能找到,找不到的在隔壁的实验室也能借到。

只不过,和他借助异能在脑海中模拟实验不同的是,现实当中的实验,似乎未知的影响因素更多。

尽管刘峰自认为已经考虑得非常周全,但他仍然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这才成功将两种元素制备成了具有立项晶格的合格氧化物在灯光的照耀下,就像科幻电影当中散发着科幻气息的飞碟外壳。

这两种玩意儿看上去相似,就像是两块太阳能电池板,但都充满了金属质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放在扫描电子隧道显微镜下观察其微观构造,却与寻常的氢化物晶格天差地别,非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完美!

没有在这短暂的胜利喜悦中多做停留,刘峰趁热打铁,将两块镧系金属氧化物先后放在了事先准备好的实验仪器当中,开始了验证超导材料特性最关键的第二步

环境模拟!

影响超导材料超导特性的环境,最常见的就是温度、压力以及能量散射,因此,所谓的环境模拟,主要就是协调这几种因素的强度,找到一个最适合形成超导特性的环境系统。

这项操作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很高,可不是手机贴膜那般简单的工作。

温度的起伏太快,压力的不均匀甚至不平稳,很有可能导致超导材料难以展现其超导特性,在强电流的条件下,都不用等待几秒的时间,瞬间就能将材料烧毁,改变金属氧化物的完美晶格特性。

虽然此前已经用其它材料试操作过,但刘峰还是失败了不少次。

折腾了整整一个上午,他才成功测试出了一块氧化镥的最佳超导环境。

很明显,最终的结果是相当喜人的,零下45c,9800个大气压比起锕系元素普遍高达100万个的大气压来说,条件明显‘优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