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小型化(3 / 5)

说道:“只不过也说不定,只要可控核聚变那边,他能够很快搞出来,未来整个国际社会的局势都会向着有利于我们华国的情况发展,到时候,机会满大街都是,你也用不着太过可惜。”

是啊,只要可控核聚变成功,华国各行各业都将会迎来一次‘工业革命’,到时候的机会恐怕还真的如连学文所说,满大街都是。

只不过,可控核聚变真的能够很快成功吗?

郑学民是不敢相信的。

即便现在山海关已经进行到了示范堆的阶段,也没有人能够保证这种革命性的能源能够立刻就取得成功,并且还能物美价廉,马上就能推广天下的那种;这一点,从核裂变发电项目的历史变迁当中就能看得出来。

从1950年m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质的示范堆、到1957年真正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这里面就用了7年时间;

随后更是因为技术不成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核电项目进入了一段极为漫长的停滞时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真正走向大规模建造的时期,已经是在1970年~1989年了!m国104座核电站,98座都是在这段时间建造的

可想而知,一项技术要想走向成熟,尤其是比核裂变核电项目还要复杂无数倍的可控核聚变项目,不知道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以及多少时间了……

总之,这些都不好说。

乐观的估计,华国可控核聚变想要成功,至少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至于走向成熟,怎么也得一二十年,这段漫长的时间,他还能等得到吗?

郑学民能等得到吗?

刘峰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他,一定可以!

青交会结束以后,刘峰就准备带着几位弟子回到山海关基地了。

虽然超级计算机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交货,但示范堆这边,已经在着手整个系统联动程序的开发。

至少,黎永丰和蔡吉人院士已经保证可以在超级计算机到位的时候,相应的程序一定能够开发完毕。

而且,即便没有超级计算机,示范堆基地这边也能按部就班地开展仪器的调试工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倒是和超级对撞机项目相同。

示范堆这边,各个模块也能够而且必须进行单独的调试,无非是把各个模块的联动放到最后一步进行而已,而且,这本身也是这个项目正常的流程。

也就是说,超级计算机的没有就位,其实也并没有给这项工作带来多少阻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