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惯性约束发出的最强音!(2 / 6)

暂停核试验之后,就开始找寻核试验的替代方案。

这个时候,有科学家就站出来建议了,可以用激光制作一个点火器,用来起爆微型氢弹,这样不仅可以低成本的继续研究核武器技术,而且还可以促进激光技术的研究,为激光武器提供技术基础。

于是这就有了m国能源部拨款启动的“国家点火装置”实验室。

本质上,这项技术还是“核试验”,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可别人也不是傻子,如果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搞下去,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这个时候,便又有热心科学家出来解释了,说这个试验中的核聚变靶心极其微小,只不过指甲盖大小,靶心引爆后的核聚变能并不大,未来有一天能够如果能实现连续引爆靶心,然后加以收集,进而转化为电能,岂不是就是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可控核聚变?

于是,就在国际社会质疑nlf的时候,m国能源部的“惯性约束核聚变”委员会便赞同了该项目,以表明该项目是用来研究可控核聚变的。

这就是nlf的前世今生。

直到2010年nlf正式建成的时候,m国已经在该项目上耗资超过40亿美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站在主控制室内,克拉伦斯紧盯着电脑上显示的各项数据,内心可谓是踌躇满志。

受到太平洋对岸那家伙的影响,最近m国的可控聚变实验室日子过得都还算不错。

因为自从刘峰掀起了可控核聚变的热潮之后,m国就把这个项目作为了21世纪m国最重大的战略支撑项目;

更是在随后召集了几乎全国最有名的物理学家,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堪称另一个曼哈顿计划的翻版!

而作为m国能源部副部长,m国科学院院士,前普林斯顿物理学院院长,现nlf项目总工程师的他,更是摇身一变,‘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可控核聚变项目的副总师!

毕竟,m国国内早已经在几十年前就暂停了east装置,而整个m国可控核聚变领域里,已经很少有比他还要大的大拿了。

或许正因为如此,对于可控核聚变到底走何种方案,克拉伦斯更倾向于惯性约束,即便看起来对面那个国家在磁约束上的进展很快,即便m国大部分的科学家都支持磁约束,他也不改初衷。

毕竟,只要可控核聚变一天没有取得成功,就一天不能证明这种技术比另一种技术更可行,

说不定到了某一个节点后,磁约束陷入停滞,而惯性约束反而后来居上取得了成功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