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技术无国界(3 / 6)
刘峰摊了摊手,做了个无奈的手势:“我怎么感觉自己把自己卖了一般!”
“哈哈哈!”
一片欢声笑语。
消逝了不少人心中的芥蒂。
不过刘峰心底也知道,这只不过是开始罢了,想要真正折服这些人,非得要拿出成果之后才行。
对此,他现在也不强求。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他的信心一直都来自于他的成果,而非张口就来的嘴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时钟,他正了正色,心道也差不了,于是用笔敲了敲白板,继续讲道:
“好了,我们进入正题。”
“继续下一个议程。”
“整个发动机项目,我把它拆分成了九个子项目,涵盖了材料到霍尔推进器组等所有部件,其中有6大通用项目,3个应用分项目,主要由我们5家科研机构参与研究,具体的安排如下……”
有着管理反物质工程的成功案例在前,对于这个项目的安排,刘峰游刃有余。
不过在关于核材料应用的讨论上,依然出现了分歧。
听着刘教授在推进盘上涂一层铀235,然后依靠正反物质湮灭时产生的部分能量使其产生核裂变的想法,黄景辉院士皱了皱眉头,不解道:
“刘教授,你确定要使用铀235?姑且不用说它们到底能否产生多少能量,也不讨论这东西是否容易可控,至少,如果这东西用在了飞机发动机上,产生的辐射很容易就被他国的监测设备所探查,可靠性和安全性反而不如没有这东西的好!”
同时,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还不止他一个,京城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所的隆文星教授也赞同黄院士的说法:
“我也觉得在发动机上添加这样一层涂层是很没有必要的。航天器倒也罢了,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主要考虑的是经济节约,但在航空器当中,如果我们添上这一层铀235涂层,势必会给其他零部件的防护带来更大的挑战,可靠性难以保证;更何况,这种发动机80%的推力主要来自于反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脉冲,然而,仅靠这些推力,用在航天器上其实也已经搓搓有余了。”
食指轻轻在桌上敲了敲,刘峰思索了很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实话,他还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或者说没有考虑周全。
航天和航空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
前者更多考虑到的是经济性,需要尽可能地将每一分能量都用到实处,毕竟在太空中飞行,没有能量和补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