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画风怎么有点熟悉?(2 / 3)
批农具。我刚看过了,全钢的锄头2元一把,人工手拉犁10元一个、未来材质造的扁担加铁钩2.4元一把……要是咱们都给乡亲们换上趁手的工具,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我甚至觉得应该买几台脱谷机、磨面机和柴油发动机。”
旅长静静听着,越听越觉得安玉是个了不起的姑娘。
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安,竭尽所能地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勤有多复杂,旅长相当清楚。而对于安玉来说,这复杂程度要加百倍。
商品的巨大丰富也意味着呈几何倍的思考。要合理运用物资,用到哪里,其实是相当难的事。
就比如安玉刚刚送去的那几本书,应该也是她在某个当下想起来的。东西太多,到底要怎么运用,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难。
而安玉的成长却相当快。
其实在解决了军中最缺的药品、粮食、工具后,他们也想到了要跟安玉这里购买一批农具、粮种来改善根据地的生产情况。
这也是他这回来要说的事情之一。
只是没想到,他还没说,安玉就想到了。
到底是未来人,受过的教育多,就是不一样啊!
“组织有这样的想法。”
旅长笑着道:“我们都列了个单子了。其实小安,你别压力太大,不用总检讨,人哪可能面面俱到?我们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其实同志们有很多想法,只是不敢提。”
“为什么?”
安玉纳闷,“咱们目前账户上有32亿之多,拼夕夕的东西又便宜,什么要求都可以提的,除非系统没有卖的。”
“唉。”旅长叹气,“同志们穷怕了,生怕提了又失望或者觉得自己过分了,想要的东西真的太多了。你这阵子买的牛肉罐头、泡面、白糖、青霉素、黄桃罐头、布料给我们送到总部和后方,大家都不敢相信。听说总部的医院总院长差点都疯了,都不敢相信一下子有了这么多消炎药、退烧药和其他医用物资。那些泡面被发下去,大大提升了我部的士气。你可能觉得泡面没营养,可对于我们来说,这样上好的白面,料包又油又咸真的是极好的东西,更不用说那些罐头了。罐头我们还是舍不得吃,都是给伤员吃的。许多轻伤的同志都不肯吃,就生怕这样的好日子是在做梦,吃多了,以后就没了。”
旅长摇摇头,“我们啊,真是穷怕了。”顿了顿,“而且运输的确困难,鬼子封锁太严重了。有些东西他们想提,却又怕运不过去,比如你送来的机床,我们就没法运到总部。现在总部都是往我们这里派人,暂时不打算运机床去总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