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贾家这么困难(2 / 3)

意去冒这个险,毕竟家里也只有他有工作。

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大儿子才15岁,肯定顶不了他的工作,何况锻工是个需要力气的活,儿子痩得跟麻杆一样,厂里只怕是不同意顶班,到时候这个家只怕是要散了。

不仅赵德福没去,院子里好多人也没去,他倒也不算特立独行。

王桂香听完后心有余悸地说道:“但凡有一点办法,还是别去那种地方,要是被抓住了,连工作都保不住,到时候我们家靠什么吃喝?”

全家不由庆幸赵繁的这粮票来得及时。

赵德福更是欣慰地拍了拍赵繁的肩膀:“看来你是能吃笔杆子这碗饭,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当干部。”

除了勉励几句话,赵德福也做不了更多,这会儿连学校都不上课,他大字也不识几个,根本帮不上儿子的忙。

这一晚,他们家喝的是没有加任何草皮树枝的纯粥,一家人都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去水池那边洗漱,赵繁就听到了黑市购粮的后续情况。

昨天晚上不仅没买到粮食,还被人追了二里地,虽说挺倒霉的,但也没倒霉到家,至少没被逮到,不然今天四合院肯定得哭爹喊娘。

要知道昨天去的人,大部分都是住户的家主,要是被抓了,顶梁柱没了,全家肯定得散伙。

赵繁到底穿越没多久,对这个时代的畏惧心还没那么高,但昨天的事就把王桂香吓得不轻,她说什么也不肯再煮纯粥了。

10斤粮票加上家里每个人的口粮供给,怎么也能坚持两三个月。

赵繁没有反对,因为他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再获得一次粮票。

只能说不去找机会待在家里,改变现状的可能性就为零,而尝试去找机会,怎么也有一定的概率可以获得奇迹。

这天赵繁刚到图书馆,就被管理员叫住了,可能是怕引起不好的影响,图书馆只知道谁的稿子被录取,并不知道获得的稿费有多少。

这个情况还是阎城大叔告诉赵繁的,所以被图书馆管理员突然叫住,他并没有感到惊慌。

这个图书馆管理员,赵繁已经打过不少次交道了,知道人家叫王梅,是个三十来岁的女人。

“王姐,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赵繁疑惑地看着对方。

就跟赵繁劝阎城一样,没有绝对的把握,他并不打算浪费笔墨纸砚去投稿。

科普饿死前状态的图画,是当前国家需要的警示,他非常确定人民日报很大概率会收他的稿子才动笔画稿。

可他总不能老写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个时代不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