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要看赵繁的能力(2 / 3)

换的办法,或者是想到赚钱的办法,那这次访问就去5个国家,要是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访问三个国家。

赵繁真的很想吐槽冯向阳,这不是没事找事嘛?不是说当官的都是走中庸之道,宁愿少做也不愿意做错吗,自己这上司怎么还往身上揽事情?

可他也很清楚,自己只有两次访问的经历就能升副团长,眼前这个上司肯定是出了力的。

朝中有人好做事这句话可不仅限于古代,赵繁能进入外交部绝对是走了狗屎运,这就导致他没有半点人脉,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得罪冯向阳的,因为人家是他唯一的金大腿。

事实上冯向阳也挺忐忑的,对于赵繁的工作调动,前几天部里的会议上还特意提过。

有人觉得赵繁在外交上非常有灵性,建议把他派去和陈宏部长汇合,因为政治访问团那边实在是不顺利。

解决国内的粮荒虽然很重要,但政治访问团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发展,明显这个更加重要。

最后是冯向阳据理力争,把赵繁留在商业团里,为了增加砝码,特地和部里的领导沟通,试试访问团自己赚外汇。

他这么做,只是觉得赵繁的功劳越来越多,以后就不是别人随意安排他去哪个团,而是会征取他的意见。

相处了这么久,冯向阳还是了解赵繁的,他不急于进入政治团,而且他的情况也不适合那么着急。

不过能不能行,还是要看赵繁的能力,反正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既然拒绝不了,赵繁只能绞尽脑汁想方案,半响后才试探性地建议道:“我们是友好访问,直接做生意的话肯定会影响国家形象,不然和访问国交涉一下,能不能摆几个文化美食摊,打着促进交流的幌子?”

冯向阳一听就知道有戏,然后让赵繁描述一下什么叫美食文化摊。

上辈子赵繁在国外吃过很多华夏的美食文化摊,大多是国内的交流团带头。

虽然那摊主不是外交部的人员,不过他们也不会直接摆摊,出国的时候就带上美食的摊主,外交部提供道具,到时候从中间抽成就是了。

摊子可以卖糖葫芦、糖画,或者是带一些脸谱和折扇之类的。

这些东西都比较轻便且价格上也可以拔高一点,别人也就是买个新奇,毕竟当地也没有这种东西。

团里可以说有一半是军队转业人员,有一半是文人,当兵的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可文人却觉得有些不妥。

文人一方虽然找了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定这个提议,但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他们就是觉得出国访问还要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