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昨天赚了多少钱(2 / 3)
商需要国内领导批示,但文化美食摊却早就定下了,意大利外交部通知了场地之后,他们就得去摆摊。
他们这些官员虽然不用摆摊,但要搭建一个文化交流展台,不仅要介绍摊子上的美食,还要宣传华夏的文化。
这些方案在国内早就已经定好了细则,不过到意大利之后,赵繁发现了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战争的原因,这里物价波动比较大,他觉得之前的定价有点问题。
国内一起过来的摊主连俄语都不会,更不要说意大利语了,可以说整个团队里只有赵繁会意大利语。
文化美食摊面对的顾客是意大利所有人,可又不是所有人都会他们的官方外语,赵繁不可能顾得上所有的摊子,为了方便销售,每个摊子上的物品必须要写明价格。
现在他觉得价格有问题就得改这些标签,还要和冯向阳确认之后才能改。
听到赵繁的询问,冯向阳吃惊地问道:“什么?把糖画的价格标成400里拉,糖葫芦200里拉,一斤白糖才8毛钱,就算是在意大利购买也才300里拉一斤,卖这么贵,你疯了?”
这个时期的人民币锚定的是英镑,换算成美元的话相当于1:2.5左右,里拉是625换算才能兑换一美元。
实际上并不能直接兑换,或者说谁也兑换不了这个比例,这也是访问团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如果按物价换算的话,在国内是8毛钱一斤的白糖,在意大利是300里拉,兑换比例就是1:375,可意大利也不可能按这个比例兑换,因为人家不收人民币。
一斤白糖可以画四五十个糖画,就成本来说反而是糖葫芦价格高一点,但赵繁却把它定为200里拉,反而是成本低廉的糖画标为400里拉。
不管怎么定价,这也是相当于一斤白糖的钱,也就是相当于他们要赚四五十倍的钱?
按照赵繁之前制定的计划,糖画和糖葫芦每天预计销售500份,在意大利摆摊7天,这么换算下来的话,这一趟就能赚个五六千块钱。
而且不需要换算成人民币,因为他们就很需要外汇,不管是意大利的里拉还是换算成美元,反正都比人民币要容易流通得多。
只能说这个时候的国民,因为和外国走不一样的道路,对外国人既仇视又恐惧,即便是放到冯向阳这样的领导人身上也一样。
赵繁摇头说道:“我们卖的是工艺,又不是白糖,意大利给我们安排的地方是人流量最多的广场,每天500份的限定只怕是远远不够,而且我们这是文化交流。”
看着信誓旦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