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国内的政权稳定(2 / 3)

前段时间苏大哥派人去美国访问,不知道怎么搞的,这两个死对头竟然进入了缓和期。

这种情况,华夏在中间只能保持独立,不能倒向美方,更不能像以前那样坚定地站在苏方。

而且这事处理不好,可能两边都要得罪,当然也有可能两边都放任华夏不管,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最好的局面,华夏可以在这个间隙里使劲发展国内。

这番话确实是一盆非常冰冷的水,冯向阳脸上激动的红潮渐渐退了下去,思考了一会,快速走到了书桌前奋笔疾书,不用问,也知道是在写报告。

这种情形赵繁见多了,他淡定起床去洗漱,准备今天的摆摊生涯,没想到从卫生间出来,冯向阳拉住了他。

“你觉得在两方大国博弈,我们怎么才能在中间取得你说的那种发展机会,别的不说,至少也争取到一些商业机会。”

也就是让两边都不要管华夏跟别国发展贸易,意大利就是不想冒险得罪美国和苏大哥,这才咬死不买华夏的咖啡豆和石油。

赵繁泼冷水,是想打消冯向阳的异想天开,没想到他居然问自己怎么解决博弈的问题。

他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反而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国家建交问题不解决,即便国内可以成立代工厂,他们又从哪个国家学习相应的技术?运输怎么解决?损耗的问题又是哪方负责?

在泰国的时候,人家售卖水果有七成的损耗率,都是本国自己负责的呢。

华夏想做这个代工厂,损耗率就得考虑进去,毕竟原材料可不是他们的。

还有很多问题赵繁没有说,比如国内的政权稳定,更不要说几年之后的阶级斗争了。

按照赵繁的意思,访问团就老老实实摆几天的摊,向别人兜售一圈促销的咖啡豆,解决国内眼下的粮食危机问题就可以了。

只能说赵繁提出这一系列问题,让冯向阳非常不满,主要是对他的思想很不满。

“赵繁,你的思想非常危险,遇到困难就退缩吗?既然已经想出了这么多问题,那就相当于看到了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坚定地克服所有的困难,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赵繁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点问题,也不能说有问题,而是不能在这种时候说,要是放在阶级斗争时期,他铁定得被举报。

看来以后说话还是得小心一点,这次赵繁没有给冯向阳提供任何解决的方案。

不是他不想,是真的想不出来,在商业上还可能会有一些摆摊的小聪明,涉及到政治层面,他就抓瞎了。

好在冯向阳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