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想到了解决的办法(2 / 3)
立场就没太大的问题?
反正就是捡来的人生,何必瞻前顾后,轰轰烈烈活一回就是了。
豁然开朗的赵繁抱住了自己老爹,抱歉地说道:“外交部涉及到国际政治,现在比较敏感,以后我可能会出现意外,如果因为我的事连累到家里,爸,你会怪我吗?”
赵德福听了这话,心脏就是一颤,可就像他之前和赵繁说的一样,既然家里享受到了儿子的便利,以后出了事大家一起担着就是。
“我们是一家人,不管有什么困难都应该一起克服,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放下了心里的纠结之后,赵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家人担惊受怕。
他笑着对赵德福说道:“我又不是做奸犯科,而且也不是领导,顶多出出主意,主要是想太多了,这才纠结了起来,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自从在意大利的那次教训之后,赵繁有意训练自己表情控制和说话语气,现在他说谎基本上不会被人看出来。
这段时间国内的变化,不仅是街道上多了很多逃荒的人,家家户户几百年不联系的老家亲戚也都写信来借粮。
闹最凶的就是贾家和何家,贾家不仅自家亲戚,秦淮茹的娘家也来过,自家都难保,不管是贾家的亲戚还是秦家的亲戚,都没有能借走一点粮食。
至于何家,自然是樊春香的娘家,何雨柱借了一点,等第二次来的时候,樊春香和父母闹了一场,还扬言如果有粮食的话会送回去,让他们以后别再上门了。
樊春香的娘家多少是要点脸面的,加上女儿嫁给何雨柱也没多久,闹一场之后就没有再来了。
倒是贾家来了好多次,看着还打算要来的,经常闹哄哄,赵德福告诉儿子,易中海好像有点后悔收贾东旭为徒的意思。
指望徒弟养老,可徒弟不仅要养老娘和老婆孩子,要是还养着老家的亲戚,那他真的是吃不消了。
赵繁摇头分析道:“王主任不是还通知要下调粮食指标吗?谁家的粮食估计又要紧张起来,如果没有贾家这个由头,一大爷家肯定是麻烦不断,他不会拒绝帮扶贾家的。”
何雨柱背了两次举报,樊春香凭借着这个死死拿捏住了人,借粮给樊家这件事肯定和樊春香通过气,估计是想走易中海的路子,把娘家当成由头,拒绝院子里其他人的借粮请求。
听完儿子的分析,赵德福恍然大悟,随即就拍着大腿说道:“院里粮食情况还不错的住户,好像也就只有我们家和后院的许家了。”
许大茂家虽然也是双职工,可自从他转正后,他爸就搬出去了,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