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还特别的年轻(1 / 3)

赵繁却微微一笑说道:“国内暂时还不能引进这些工业技术,但香江却是个不错的中转站。”

这个地方暂时还在大英帝国的控制之下,工业引进的也是大英帝国的技术,商业上算是处于无序控制状态,可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们才有可乘之机。

赵繁的意思是让人潜入香江,在那里引进漂亮国的工业技术,提前学习技术和培养工人。

至于技术工人,可以引渡更多的人去那边,只要时机成熟,有1/10的人愿意回国,那专业技术和熟练工人都有了。

这些安排是对未来的规划,即便在当下也非常有利,在漂亮国生产的东西和在香江生产的东西,价格完全可以拉开一个档次,更何况运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赵繁列举了这么多好处,让林鹏飞又热血沸腾了起来,团里其他人也都很激动。

作为资深的政客,这些同僚想得比赵繁还多,比如华夏想学而又碍于政治立场不敢出手的技术,都可以利用香江这个平台做个中转。

即便是瞒不住,不管是苏大哥还是漂亮国,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他们还要顾及大英帝国的态度,即便这个日不落帝国已经快衰落了。

在访问期间林鹏飞要求所有团员写工作报告,特别是这次访美,所见所闻都太过震撼,时间久了怕有疏漏的地方。

可能是要随时和赵繁讨论意见,林鹏飞特意让他和自己一个房间。

见赵繁今天晚上又是刷刷写了几个字就结束了工作记录,他不禁感到好奇。

“你写的绝对没有500个字,还没有小学作文的字数多呢。”

赵繁笑着反驳道:“林部长,小学的作文是200字。”

过年期间赵繁经常辅导了自己的弟弟妹妹功课,这个时候的小学作文都是统一要求最少200个字。

林鹏飞家里也有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他知道这个情况,于是笑骂赵繁偷换概念。

“规定是不少于200个字,有能力的人怎么可能只写200个字,那么几个字能表达什么?”

赵繁知道对方是想看自己的工作日志,于是也不矫情,直接把本子递过去,让他自己看。

每天的日志肯定不止200个字,但也不到500个字,赵繁就1234罗列要点,不像林鹏飞那样写成书面报告,还用上了各种修饰词。

可看完之后,林鹏飞也不得不承认,赵繁把能写的都已经写到了。

而且这个记录应该只有自己看,像自己写的那么完美的工作日志,等要提交的时候还得重新写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