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也不知道选谁(2 / 3)
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分析每个人的立场,作为先锋工作的是人民理事工会,要是我这个主任不能以身作则,要怎么服众?”
虽然开始之前给这个部门上了两道安全锁,认为的造成和两位副主任统一阵营,可他到底太年轻,马威肯定是要下一个的,在这之前就不能给人留把柄。
陈宏过来,除了给赵繁送别,还给他送了一个人,或者是说给他送了一个亲信。
作为一个独立部门的主任,赵繁自然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特别还是在陌生的城市。
这个人叫姜思齐,沪市本地,是陈宏在部队时的下属,转业到沪市总警局当后勤。
他的手因为受伤有点不利索,但不影响工作,主要是沪市本地人,还是在警局体系干了很多年,人脉关系可以说是相当丰富。
这个人对赵繁开展工作非常有帮助。
对于领导的好意,赵繁自然很感谢。
临分别前,他到底忍不住试探道:“其实我擅长的外语,还能加上绘画,外交部才是适合我的舞台,两年后任期结束,领导可要为我说几句好话。”
作为部里的重点培养人才,陈宏当然不舍得赵繁,可他又不是穿越者,还挺乐观地认为赵繁能回外交部的,毕竟这几年华夏在国际上也挺难的。
告别外交部的一众同事,赵繁就坐上了这个时代的绿皮火车,踏上了可能要待12年的城市。
作为一个这么大部门的领导,他不可能跟普通的乘客挤在一起,下车也是走另外的通道。
来接他的不仅有新部门的两个副手,还有自己马上要任用的秘书姜思齐。
姚镇远和王斌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二十一岁的小年轻,可谁也没想到他会这么细皮嫩肉,长得跟小白脸一样。
干工作虽然不好以貌取人,可第一印象还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谚语就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赵繁实在合适得很。
不管私下怎么吐槽领导,当面还是要客气地把人送回家属院,然后简单地汇报一下部门现在的情况。
办公地点布置之类的事,姚镇远和王斌都不操心,赵繁就更不用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了。
听到人员配备差不多了,他就表示明天早上开一个全体会议。
部门组建之前,任务时间都定好了,两年完成沪市的试点准备,现在就等着赵繁这个主任来主持工作,看从哪里开展。
分给赵繁的住处比外交部还大,平时还有人过来打扫卫生,也不是他一个人这样,住在旁边的两位副主任也一样。
人家是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