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也是这么想的(2 / 3)
坚持资本主义倾向,这点还是让上级领导越看越心惊。
赵繁上交上来肯定全国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批复,各地稳定局势的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军队,中间环节还是要由法院来审核。
这也是从斗争计划里的三权相互牵制得到灵感,只要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谁还在意是两道程序还是一道。
除了动了工商这块,赵繁还要烦恼以后各地的工会成员问题,他恍惚记得历史上这份工作是由新青年完成的。
可还没进入社会,或者刚进入社会的新青年,虽然还没有立场之分,算是纯白一张纸,可阅历浅的坏处也很大。
他们容易受鼓动,容易误判,要是控制不好,说不定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他权衡过后,还是决定沿用这次的选调工作模式,人员一半由总部任命,一半由本地选调考试选出来的人才负责。
同时还要成立审查机构,每年对各地工会审查一次,避免欺上瞒下,让斗争持续升级。
因为计划是自己定的,发动的时机也是自己选的,后果也早就想好了,对于全国知名这件事,赵繁还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看完了首都来的所有信件,他的心情还是异常复杂。
一个能判决工商那么大部门的机构,即便是分了三个等级,这个权利还是让人心惊不已。
赵繁作为人民理事工会的主任,被报道过很多次,基本都是关于他主持的工作内容。
可聪明的人都知道,这场运动要是席卷全国的,那每个部门都得受这个“剪刀手”修剪。
工作上来往的信件,几乎都是在打听人民理事工会怎么改革本部门,涉及了哪些方面。
大领导这么坚决,谁也不敢反对,只是和赵繁表示提前知道内容,也好提前改正,免得闹得不好看。
外交部倒是稳得住,毕竟赵繁出身本部,对部里的运作很清楚,即便是要修剪,也知道哪些能动,哪些不能动,他不会让部里的运转出问题。
以前赵繁被带着去参加过全部门的大型会议,因为太过年轻,别人都知道他是外交部重点培养的人才,相互发展点交情,以后也好来往。
没想到这交情却用到现在。
不仅是各部门熟人的信件赵繁还不知道怎么回,家里和陈敏的信也挺让他为难的。
家里主要是说娄家又上门了,赵德福还好,能躲到厂里去加班。
可王桂香就有点无奈了,人家带着一堆东西,只说是一见如故,别的什么也没提。
可就是因为这样,不少人都在传,赵繁在沪市大力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