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参加一个会议(2 / 3)

要保持其存在的价值,不符合现代科学发展观,一律定性为历史经验教训。

只能说封建主义比资本主义固执得多,资本家多少有点墙头草,看重的是利益,政策特别强硬的情况下还是愿意低头的。

封建主义大多是传统文人,脾气又臭又硬。

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转眼却被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全盘否定,即便是有底线的保留,他们也不肯接受这个事实。

这次的动静比修正资本主义还大,不少闻到风向的人向最高领导上交了报告,提议实行一刀切政策,把这些顽固分子全部打倒,即便是他们坚持的那些东西也全部砸了,看他们还怎么反抗。

大领导却很冷静地让赵繁上交分析报告。

21世纪的漂亮国即便成为了世界老大,也不是事事完美,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建国时间太短,民族没有凝聚力,也没有自己的文化传承。

赵繁都知道最后的标准答案了,怎么可能同意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即便领导没要求,他也会写这份报告的。

没写这些东西有多重要,或者值多少钱什么,而是从民族传承和凝聚力方面入手。

就和之前在漂亮国看到人家的机械化农业技术一样,确实很先进,却不太适合一下子推行到华夏。

毕竟传统农业的人实在太多了,不把这些人先安置好,强行推行新技术,只会把原来的人逼死。

文化斗争也一样,谁都知道统一文化主流的重要性,可人家已经在原有的文化上坚持了这么多年,一时半刻肯定是转圜不过来的。

赵繁的任务是筹备工作,进行试点改革,他把关于文化斗争的工作细致到每一件事,分析利弊,最后汇总的报告就有点厚。

没有出乎他的意料,这份报告又得到了肯定。

等沪市所有的文化机构都控制了下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按照计划,赵繁的改革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还有社会。

经济方面用资本家开刀,从上到下梳理清楚,最近到了封建倾向,属于分化领域,但这只是一部分,还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赵繁看来,想彻底梳理文化阵营,最难开展的工作应该是教育。

封建领域的那些文人掌握的资源到底是文物,即便是斗争升级,最多损失一些历史遗产。

可教育体系这些文人掌握的却是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人才,尺度把控不好,很可能会出人命。

开展工作之前,赵繁给自己画过红线,尽量不要上升到武力冲突,即便是反抗过于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