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没事的,相信我(1 / 3)
姜思齐作为秘书,率先看到了这份通知,见赵繁眉头紧锁,心中不禁担忧起来:“主任,是不是因为教育这块的动静闹得太大了?”
因为反抗的力度太大,最后的处理结果就是,法院堆积如山的起诉案件,按常规流程,两三年都处理不完。
目前已经申请从其他省份借调人手,辅助审理案件,毕竟不能一直拖延着不审。
要知道不仅法院承担不起拖延两三年的责任,人民理事工会也担待不起。
上面给的任务期限只有两年,如今才推进到文化领域,最难的斗争还尚未开启呢,特别是基数特别的社会方面。
赵繁其实也猜测此次通知与这件事有关,不过他并不担心上级领导会让他降低斗争力度,反而害怕那些人的激烈反抗,会让领导下定决心进行彻底整治。
此前赵繁就清楚,封建主义阵营所裹挟的多是文物遗产,即便有所损失,虽然令人惋惜,但影响终究有限。
然而教育领域管控的是国家的人才资源,稍有不慎,便可能动摇国家的稳定根基。
这才刚接手一所高校的资料,尚未开始处理,反弹的力度就这么大。
既然领导发话让赵繁回京,他只能将工作交接给两位副手,带着配备给他的警卫人员前往京城开会。
如今不仅赵繁这位斗争负责人身边配备了警卫,王斌和姚镇远同样如此。
之前姚镇远还一心想着和赵繁争权,可当看到斗争后遭遇的强烈反抗,他暗自庆幸自己的计划未能得逞。
在这个关键时刻,众人都对赵繁钦佩不已。面对一触即发的斗争场面,以及铺天盖地的骂声,他竟然还能面不改色,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既定计划。
如今赵繁暂时离开沪市,王斌和姚镇远不仅没有丝毫轻松之感,反而忧心忡忡,生怕上级领导会将赵繁调走。
毕竟改革进行到一半,若没了领航的舵手,这条船极有可能驶向歧途,而谁都不愿承担这个的责任。
赵繁的猜测没错,此次叫他回京开会,确实是因为教育领域的斗争问题。
坐在会议室里,他才得知形势比预想的还要严峻。
据可靠情报,全国反对声音特别大,而且还有秩序的活动,不少领导就觉得背后有人组织。
会议上,许多人提议赶紧想办法解决。
虽然没有人直接指责赵繁,但言辞之间,都暗示他的改革力度过于薄弱,震慑力不够的原因。
赵繁前往沪市已经大半年,目前改革才推进到教育领域,剩下的时间只怕是完不成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