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不要脸的条件(2 / 3)
。
经过短暂的观察,赵繁算是看出来了,这两人是气场不合。
孔秀琴是那种很自主的女人,看不上陈敏这样怯弱的性格,陈敏觉得继母太凶,好像下一刻就要动手打自己一样。
何况彭家当初想让陈敏的母亲成为彭英的前妻,孔秀琴就坚决反对,这件事也让两人心里种下了一根刺。
彭家应该是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有意无意地隔开两个人相处,倒也没有发生什么矛盾。
至于四合院那边,在陈敏的坚持下,两人还是回去了一趟,只是对外没有说陈敏是彭书记家的孙女。
只是她的容貌还是引起了轰动,不仅院子里的人找借口来家里,连院外面的人听到风声也不顾体面地来家里看热闹。
其实看稀奇也就算了,竟然还有色眯眯盯着陈敏看的男人,场面一度闹得挺难看。
只能说现在的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
在全国运动正式开始的前一天,赵繁就带着团队去了法兰西,这次他是团长了,享受的还是司级待遇。
飞机刚一落地,赵繁就得到了国内的消息。
本来以为沪市的反抗程度就已经高到了上限,而且有了强硬的威慑,推行到全国的时候,力度也会稍微控制一些。
但赵繁还是低估了国内的形势,也低估了大领导的魄力。
运动的推行确实是遵守赵繁完成的模板,但力度却有所提高。
有一半的领导被调查,如果法院维持人民理事工会的起诉,那这些人全都得下台。
不过也有好的一面,教育这一块平稳地度过了,新青年绝对拥护这次运动,也没有像原有历史那样成为改革的助手,自然就没有这个催化剂的作用。
看完国内的信息,赵繁才明白自己在法兰西的重要性,如果欧洲这边的订单不能保证,那国内的生产可能会陷入销量无法解决的困境。
苏大哥那边的还款虽然已经清了,但法兰西这边的订单还有投资,中东还有第三国家的贷款还没有清账,甚至还有陆续合作的贷款。
做生意就是这样,得先拿到定金或者是投资额,生产才会提上日程。
一旦资金链断了,后续一系列的麻烦就会蜂拥而至。
赵繁要是去组织国内这场运动,其实他的级别和阅历是压不住的,失控可能就是唯一的结局了。
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佩服大领导的先见之明,让他来稳住法兰西,只要订单能保持,那国内的反抗强度再大,最后肯定能平稳度过。
可法兰西也不是傻子,看到华夏国内这么乱,自恃有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