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从此,长伴青宵(3 / 5)

看到了,其实古人未必没看到,只是在你的时代最可行最科学的办法,在他那个时代,根本没有它存在的土壤。

叶东来道:“而一旦士族门阀不复存在,我继嗣堂存在的基础,还存在吗?”

一时间,孟姜和红线都沉默了。

孟姜暗暗心惊,坦白说,叶东来虽有他个人的野心,但他的这个分析没有毛病。

哪怕是毫无私心,纯粹站在豪强与继嗣堂的立场上这么说话,也是对的。

如果孟姜不是和唐治产生了羁绊,就凭叶东来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她也会同意叶东来的意见。

红线,也是一样。

如果纯然站在继嗣堂和众豪强的立场,她也会赞同叶东来的意见。

只不过,叶东来的意见看似公允,其实却是一个死循环。

因为按照他的办法去做,总有一天,继嗣堂就会走到豪强们的对立面。

那时的继嗣堂,就是今天的大炎天子、就是今天的贺兰圣人、就是现在的秦王唐治。

那时候,大权独揽的继嗣堂,也会重复大炎大周几代人都在做的同一件事:

削弱士族豪强,最好彻底消灭。

以类似科举选拔的方式,以不断流动以新代旧的方式,使天下士人为其所用。

士人不再成族,

当然,他们没有想过,士人不再成族的时候,还可以成“党”。

历史虽然是不断地推陈出新,但骨子里的东西,是始终不曾变过的。

那是利益之争。

唐治当然是知道这一点的,可现在,族的问题还没解决呢。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迈的太大,那就扯着蛋了。

“叶宗主所言,令红线警惕。可这件事太大了,请容红线仔细斟酌,再作答复。”

红线思索良久,诚恳地道。

“好!”叶东来也知道这种大事,红线不可能轻率地答应。

只要她没有一口拒绝,相比于孟姜在位时动不动就对他嗤之以鼻,嘲笑他“扯淡”的情况,就已好太多了。

叶东来道:“那,叶某就等红线姑娘的决断了。只是,秦王已经到了太原,返京也不会太久了,还请姑娘早做决断,迟……”

叶东来苦笑一声:“只要我们又要只能去善后了,甚至,如卢家李家一般,连善后的机会,都不给我们。”

红线浅浅一笑,道:“那是自然,红线一定尽快给叶宗主一个答复。”

正事终于谈出了一个眉目,两人可以动筷吃饭了。

孟姜却是打了个饱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