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就教,国号之议(3 / 5)

狄阁老道:“这年号之争,实为谁兴谁败之争。无论陛下怎么选择,都必然得意了一个,失落了一个,得意的不会见好就收,失意的不会善甘休,若臣工们为此展开绵延的争斗,实非社稷之福。”

唐治道:“这,正是朕不敢轻率决定的缘故。”

狄阁老道:“既如此,何如另起炉灶?陛下的族人,当然是皇族,这一点自然没有变化。但,国号新立,除了这些不在朝中有差使的皇族,其他所有人,便无法利用这国号之更替,决彼此气势之消长。”

唐治微微眯起了眼睛,点了点头。

“狄公,国号之立,一般遵循什么原则?”

狄阁老乜了他一眼,这个臭小子,真让我一直站着说啊?也不说请老人家坐下再请教。

行,你等着,想见我宝贝孙女,门儿都没有啊。

狄阁老暗暗生着气,也只能站着答道:“国号之采用,一般规则有四。”

狄阁老顿了一顿,唐治还没让他坐下,正悠然自得地喝茶呢。

狄阁老撇撇嘴:“一点也不尊老敬贤。你等着吧,下回我可不主动站起来了。”

狄阁老道:“一者,是以其族为国号。”

唐治点点头,嗯!比如上古时候的夏、商、周,再比如契丹,匈奴,这都是以族名为国号的典型。

狄阁老道:“第二种,以其龙兴之地为国号。”

这种更好理解,什么陈国蔡国鲁国齐国,这都是以地名为国号。

狄阁老道:“第三种特殊一些,常见于一些以臣代君的朝廷,新的帝王会认为自己原来的封号代表着大气运,因此便以他原来的封号为国号。”

嗯,比如汉王刘邦,魏王曹操,隋国公杨坚……

狄阁老道:“这最后一种,是以古文化吉利之语取字,以之为国号。”

这种也不少,比如取自《周易》中“大哉乾元”的元朝。

狄阁老道:“以臣想来,陛下可以选择第四种,择一吉字为国号。”

不会只有四种吧?人家朱元璋就以明教的明为国号了,听着不也大气磅礴么?

唐治忍不住道:“就没有别的方式采字了么?”

狄阁老站的脚后跟疼,这孩子没眼力件儿,算了,不跟他计较了。

狄黑胖自己就坐下了,咳嗽一声,道:“当然也是有的。莫非,陛下心中已有计较?”

唐治笑了笑,道:“朕,打算以唐为国号,狄公以为如何?”

狄仁杰一怔,道:“以姓氏为国号,也是有的。不过,比较少。”

唐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