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龙吟,龙行天下(1 / 4)

船一路行去,唐治时常邀令月公主和表兄崇胤到龙舟上来一叙。

船队前后是羽林卫的护舰,由新任羽林卫中郎将陈玄礼统率,陈玄礼也在龙舟上伴驾。

两岸,各有一支人马沿长堤而行,船行人行,船止人止,护侍在岸。

这是左右千牛卫中郎将袁成举、郭绪之分别率领的人马。

龙舟之上,还有伴驾的大臣,礼部左侍郎潘明镜、御史大夫唐大宽、户部右侍郎裘正。

唐治与令月公主船头闲坐,凝清翠羽、梵音如露还有小高公公也随坐左右。

看见凝清翠羽容颜焕发,如同一颗蒙了尘的珠子,被柔软的丝绸擦拭出了珠圆玉润的宝色,已是过来人的令月公主便会心一笑。

以这个时代人的观念,多子多福就是福,令月公主当然也希望唐家多多开枝散叶,所以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令月公主只是微微一笑,其实也没有什么深意,二女偏生害羞了,急忙就垂下眼敛,玉颊上如同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

她们两人不比寻常女子,原本还是出家人么,如今这般,难免有些羞惭。

所以,令月公主一笑,她们便以为令月公主有揶揄之意,难免更加羞窘。

只不过,人家没有多说,她们也不好挑明,只好佯作未见。

船行河上,唐治不禁感慨起前代炀帝毕生的作为来。

此刻龙舟所行,便是炀帝开凿的大运河。

追古思今,自然会有一番感慨。

唐治道:“明皇帝一生功业,惠及万世。亏得他有先见之明,开凿了这条运河。自江南而去关中运粮,道路难行,耗损巨大。而随着长安为都,京畿人口暴涨,便时有缺粮之虞。

朕的祖父时,便时常率领满朝文武东迁洛邑,便是因为关中粮食已供给不起庞大的人口。而这条运河,却使得南粮北运,较西运长安,耗损节省百倍。”

明皇帝是这位皇帝自己的后人所给的谥号,而唐治的曾祖建立新朝后,追谥的却是炀帝。这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

唐治不可能不清楚这段历史,但他却称之为明皇帝,他对这位皇帝的认可便可想而知了。

令月道:“炀帝种种所为,若从长远看,确是周济天下的良政。只可惜,他操之过急了。”

她倒也不是非要在此时和唐治唱反调。

但,炀帝是她祖父所给的谥号,她又是复炎的坚定支持者,没道理不响应祖父。

唐治微微一笑,道:“明皇帝的心思,朕大概能理解一些。”

他眯起眼睛,望着浩瀚悠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