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钦定,四大主考(3 / 4)

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而且,一步到位,位极人臣,以后升无可升,可他又还年轻,那以后该怎么办?

帝王之道,难免权衡各种利弊,这也是让精力充沛的唐治近来也颇感疲惫的原因。

而这,又是身为帝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等一切事务都上了轨道,他就不必如此辛苦了。

最终,唐治一番权衡,还是选择了李家的李朗。

至于这里边有没有息夫人和其瑶姑娘的功劳,那就见仁见智了。

第二位主考官确定之后,后边的两位主考官的姓名也很快就公布了。

第三位主考官,名为谢天。

朔北第一世家谢氏,他也够这个资格。

当然,朔北士族的成分在山东、关陇、江南、朔北四大士族群体中最为复杂,底蕴也最浅。

但谢家不仅是未来父后的娘家,而且是最早支持当今天子的家族,谁敢说谢家没有这个资格呢?

看到这三位的出身,天下人就明白了。

即便是采取了全新的更公平的科考方式,皇帝还是务求在人事上寻求一种平衡。

人皆有私心,作为一种感情动物,对于本乡本土多多少少会有倾向。

因此,四位主考各方各占其一,就能相互牵制,使任何一方都不至于放弃公心。

那么,最后一位主考官,这毫无疑问,应该是属于山东高门的了。

那么山东高门里,最有资格的人还能是谁?

太原王氏,呼之欲出!

但,名单一出,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山东高门确实出了一个主考官,可此人却不是出自山东高门的第一门阀太原王氏。

而是……裴家!

裴家其实并不弱,问题是,裴氏祖上就分了家。

现在的裴家,有三支,各有各的堂号。

世居河东者一脉,世居北燕者一脉,世居西凉者一脉。

如果这三个裴合而为一,其势力之雄厚,未必就比王家弱了。

可毕竟是早就分了家,三裴如今是自行其是,各自为政的。

因此,孟姜的师父裴三太公所在的这个裴家,在山东高门里,还排不上前三。

饶是如此,裴家当家人裴太公,却是被皇帝唐治指定为主考官了。

难不成裴太公的道德文章,比太原王氏还高明?

没听人说过啊!

倒是听说,裴太公论文不及其二弟,论武不及其三弟,文不成武不就的一个人,就只占了一个“长”字。

所以凭着年长,他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