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捐款救灾(2 / 3)
可以做点小生意。”
第二日的瑾阳时报又爆了。
上面最大的版面刊登了泗州水灾的事,呼吁百姓捐款。
文字行间透着着泗州的受灾百姓的苦难和绝望,以及泗州政权的无作为。
这是一篇极具煽动性又满是正能量的文章,最后重点表达暴雨无情,人间有爱的主体思想。
董斯看的点头不已:“卫主编果然厉害。”
说完他带头捐了五十两。
对于只拿工钱的他来说,五十两已经差不多是他五分之一的身家了。
在他的带领下,官府人员最先捐款,有几十个铜板的,也有一两二两银子的。
书院,以及各部门也开始动员捐款事宜。
杨三娘见老伴看着报纸一动不动,不由奇怪:“咋了?”
孙义指着时报,叹气:“上面说泗州水灾,死伤惨重,呼吁我们捐款救灾。”
杨三娘一惊:“水灾?老天呀,好在我们这边一切平安。”
孙义点头:“我准备捐些。”
看着上面的文字,他就想起当初他们逃难时的苦难,感同身受。
当时如果不是遇到主公,他们或许早已是一堆黄土,现在他们条件好了,同为汉人,他觉得能帮就帮。
杨三娘斩钉截铁:“捐,必须捐。”
说着她就翻箱倒柜,不多会就找出两百个铜钱:“捐两百铜钱可以吗?”
作为第一批跟着姜瑾的人,他们的觉悟是最高的,也是最感恩的。
他们家现在有好几人在上工,每个月的工钱加起来有一两多,拿出两百铜板她倒也没太多心痛。
孙义点头:“可以,那就捐两百吧,上面也说了,量力而行即可。”
别看他家每个月拿着一两多的银子看似很多,但他们的花销也不小,还还着钱庄的钱。
杨三娘点头:“行,这钱捐出去,咱就得去钱庄取些出来。”
钱庄开设至今时间不短,他们基本已经完全信任,钱除了还房贷,大部分都存在钱庄,家里只放日常用的。
官府,孙布娘抖着手把三百个铜板捐上去。
官吏忙拦住她:“大娘,捐款量力而出即可,你得自己留着些用。”
普通人他们也就不提醒了,眼前这位穿着朴素,还拄着拐杖腿脚不便的老妇,一看就是日子不太富裕的。
他们虽然也想百姓多捐些,但上面也说了,量力而行,总不能为了泗州灾民而让自己百姓过苦日子。
孙布娘却很坚持:“我虽然腿瘸了,但我做小生意呢,能赚钱,我儿参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