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村里的规矩(2 / 3)
行人终于加快了速度。
赤水沟没有桥,这河水原本也不深,村里头在中间窄沟处河里放了几块石头,平日里村民都是这么过河的。
不过这两天下了雨,河水上涨,淹没了石头。
一行人只能淌水过河。
等过了河,众人的衣裳也都被打湿了,好在包裹在马车上没啥事儿。
等来到村里,众人彻底傻眼了。
眼下已经是深夜,周围农户们基本都已睡下。
黑暗里,只看得见一些老旧的土房子,分散在山里。
农村里的环境就这样,最大的屋场儿(聚集区)也就两三户,大部分都是独门独院。
各家各户,居住都比较分散。
一眼望去,也不知道这村具体多大。
村里的路,也是弯弯绕绕的小路,驴车走着都得格外小心。
几个知青也是头回见着这环境,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又走了不知道多久,众人终于来到一处大院儿门口。
这院子跟村里的房屋显然不同。
高墙黑瓦,大门口还蹲着两口石狮子。
院墙外泛着黄的老旧石灰墙面上,还刷着红色的标语。
“到了,都把东西拿下来!”
支书将驴车拉进院里,开口吩咐一声。
几个知青将行李拿了下来,四下里打量着。
这房屋虽然比村里那些土房子稍微好些,但看着还是瘆得慌。
特别是夜色里,那老旧的木质楼板,看着就有一种恐怖感。
不过,该说不说,这院子倒是挺大。
四周都是两层楼的房屋,粗壮的木柱子虽显陈旧,但依旧坚挺。
支书推开一侧的房屋,大门传来“吱呀”声,听得人牙疼。
屋里一片黑暗,看着更显得渗人。
支书摸黑进了屋,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动,屋里渐渐亮起一束光!
接着,支书提着一盏煤油灯走了出来。
“都进来吧!”
几人跟着进了屋,这才发现,屋里头摆放着许多长条板凳,还有些老旧的桌子,看上去似乎是一间教室。
一旁的墙上,挂着一块不足一米的小黑板,上头还写着两三个歪歪扭扭的粉笔字。
在屋子角落里,则摆着许多农具,耙犁、杨叉啥的,应有尽有。
“我丢,这地儿是教室吧?”张大民将包裹放到课桌上,低头瞅了一眼。
“你看,这桌上还刻着个‘早’字!”
听见这话,几个知青都凑了上去。
没办法,这大概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