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情况不乐观(2 / 3)
和土地是大头,足见县里是有诚意的。”
“与这些政策优惠对应的是,县里要求了相应的产能产值产量。”
“我估计问题出在企业身上。”
“这些企业享受了土地,政策,税收以及营商环境上面的优势,但却在产能产值方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庞小龙接话道:“对于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管委会专门有一套班子。”
“他们每天负责巡逻沟通协调,基本和企业打成了一片。”
庞小龙的言外之意是这些人一定知道内幕。
“这种现象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我不相信这些人看不出其中的猫腻。”
贺时年看着窗外,微叹一口气。
“他们不是看不出问题,而是不想看出问题。”
“县里对企业的产值产能有明确要求,企业达不到,又想享受政策上的优惠。”
“那就只有在数据上作假······由此一来,必然形成了利益输送关系。”
“也就是有人打通了上面的某些关系,沆瀣一气。”
贺时年最后的这句话让两人都噤声。
这涉及了腐败问题,两人都明智选择不做评论。
郭小言见气氛一时沉默,忍不住问道:“贺书记,那我们怎么办?”
“如果不能挤掉水分,以真数据示人,长期纵容,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到时候出了问题,那就是东开区的问题······”
“最后就是国王的新衣,自欺欺人。”
贺时年没有回答。
这件事可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如果涉及贪腐利益输送。
不可能只是一个点,而是从上到下形成了一条线。
只要一动,那就是动整个利益链,和这条线上的人作对。
贺时年初到勒武县,还没有站稳脚跟。
这个时候将这个脓包挑破是不明智的行为。
同时也容易打草惊蛇,偷鸡不成蚀把米。
贺时年有必要进一步了解。
庞小龙道:“东开区成立以来,贺书记是第三任书记。”
“第一任被迫辞职,第二任贪腐被抓,我相信贺书记一定有计划,只是目前时机还不成熟。”
“我们必须考虑政治层面的东西,盲目而行,只会陷入被动。”
贺时年看了庞小龙一眼。
他刚才的这句话说出了贺时年的心声。
但看破可以不说破的,这是政治修养,谨言慎行的政治素养。
庞小龙以为这是拍了贺时年的马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