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郑家第一届民主大会(2 / 3)

置办些地,靠着这些地,家里的日子也能过得好。地自然还是要多多的买,可是她见识了一次古代的税收,辛辛苦苦一年,到了还得交三分之一的税出去。而且,种地是靠天吃饭,要是年景不好,粮食便也少,要是遇见什么天灾人祸的,地里收不到粮食,可是税还是要照交的,要是没有存款,便只能卖地交税。

运气不好,卖个几次,全玩完。

因此,开个店,多一条生钱的路,多些保障,有什么不好?

郑来田夫妻俩还没有琢磨明白,郑杨却是回过味儿来了。他跟着张先生念了这么久的书,思维早就不只像父母那般,只局限在黄谷庄,略一想,也明白了郑晚儿的打算,当即便站出来支持妹妹。

“晚儿说的不错,只要咱们用心经营,便是有人争生意,那也不怕。即便是经营不好,赔的钱也很有限,左不过就是租赁铺面、修葺还有一些材料的钱,最多再加上伙计的工钱,晚儿既然想开这个店,不如就让她试试。再说了,晚儿这么聪明,什么时候干过不靠谱儿的事儿?”

郑棋也忙不迭的大声附和:“我也觉得姐姐说的对!爹,您刚才吃烤鸭的时候,可是吃的最多的,姐姐做的烤鸭那么香,咋会卖不出去呢?”

郑来田原本也不是不同意,就是有些担心罢了。这会儿听儿子也这么说,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个事儿。自家闺女的性格,还真是打定主意要办的事儿,就没有不成的。

从先头卖酸辣粉,到后来的酿酒,哪一次不是成了的?就算是不成,那也没有什么,闺女想做,就让她做呗,最多就是赔一些银子,家里酿着酒,很快就能赚回来。再说了,认真计较起来,家里能过上现在的日子,还多亏了闺女呢。

他想通了,当即便爽快的道:“成!爹同意了。说的也是,就我闺女做的这个烤鸭,还能有人不爱吃的?这事儿肯定成。赶明儿有空了,咱们就去镇上,托胡掌柜跟老齐看看铺面,他们对镇上比咱们熟悉。要是有合适的,咱们就盘下来,准备开店。”

郑晚儿见她爹同意了,笑眯眯的看向杨氏:“娘,我爹同意了,您怎么说?”

杨氏摇了摇头,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笑道:“你们都这样说了,要是我不同意,岂不是跟你们不合群儿了?”

这便是也同意了的意思。

郑晚儿一双眼睛弯成了月牙,清了清嗓子,故作严肃道:“通过咱们老郑家第一届民主大会决定,开烤鸭店的事儿就这么定啦!”

她一本正经,却偏偏不知为何,透着些滑稽的气息,众人俱都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