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商议一(2 / 3)
也会有些争执,不过都是些小事儿,在于各家分红这块儿,可是从来没有人对村长不满过。
粉条作坊属于自家的那一成利捐赠给了学堂,也一向是村长在打理,包括每月笔墨纸砚的采买,或是有些学堂里用得着的物件儿的采买,都是村长经手,每一笔花用都在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这就罢了,人家每月还要拿着账本儿过来郑家同他们对账。
就是这次学堂的事情,他就是自己决定了,郑家人也决计不会说什么,可是人家还能想着这原本是郑家的银子,不揽这份功劳,真可谓是十分的难得。
这样一位大公无私,一心为着乡亲还有村里的小辈着想的村长,又怎能不让人心生敬意?
杨氏也认同道:“咱们村长确实是个好人。那这件事儿就说定了?选好在哪里盖学堂了没有?”
“还没呢,今儿上午只是先叫我过去商量一下,见我同意了,村长高兴得很,说是下午再叫上村里几位能说得上话的,一块儿商量商量,再拿个章程出来。”
说的也是,这也是件大事儿,肯定不能这么简单的就能定下来。
郑晚儿问道:“爹,那您下午也得一块儿过去吧?”
“那是自然。”郑来田想了想,有些歉意的道:“原本说今儿去问问铺面的事儿,现在看来,估计要晚些时候了。下午看看那里是咋说的,要是这事儿今天能定下来,那爹明天就去镇上。”
郑晚儿撒娇道:“爹,瞧您说的,办学堂是好事儿,我还能不高兴不成?”
郑来田嘿嘿一笑:“说的也是,是爹小巧你了,我闺女最是明理心善的女孩儿了。”
吃过了午饭,少歇了会儿午觉,郑来田便叫上许井文,一同又去了村长家。许井文在黄谷庄也是能说得上话的人物,盖学堂这样的大事儿,自然也少不了他。
杨氏同郑晚儿留在家里,母女两人一块儿敢了会儿家务。都是勤快的人,因此郑家的宅子虽然大,不过俱都收拾得干净整齐,看着便觉舒心。
没一会儿,致远娘拿了针线篮子,过来找杨氏一块儿做针线说话。
杨氏见就她一人,问道:“致远怎么没有跟你一块儿过来?就他自个儿在家,倒显得太孤单了。”
致远娘笑道:“我也说让他过来,不过那孩子说,今天想做几篇功课,我们都出来了,家里倒是安静,正好看书。”
准女婿这样上进,杨氏心里又是喜欢,又是心疼:“这孩子也太用功了。不过你可得看着些,白天多看看无妨,晚上灯光昏暗,看久了书伤眼睛,别把眼睛熬坏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