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提议废除(2 / 3)

英明。”

朱棣摆摆手,说道:“都是唐兄弟机敏。”

“我一开始也没有想到这么叫。”

“若不是唐兄弟提醒,即便这典籍编撰完毕。”

“它也不过叫为《文献大成》。”

姚广孝走下撵车,直到看不见撵车的身影,才缓步走进寺庙。

唐均不知道,因为他的一句口误,竟将书籍改名的事情提前了这么久。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却对后世影响颇深。

近来朝政整顿,大臣们都安分了不少。

依照之前朱高炽和朱棣商议的结果。

原本还在朝为官的建文旧臣,不是被罢黜,便是被贬官。

而且汉王府也一样总是传来一些消息。

说汉王在府中静修,但似乎并不安分。

不过朝中并无大臣敢谏言。

大多数都是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朝中的大臣们也都发现了。

现在太子派稳占上风,而汉王略逊一筹。

而且,比起以前,太子朱高炽的风评似乎变了。

以往夸赞太子,不是夸勤勉,便是仁孝。

现在几乎都变成了手段高明,决断果决。

但是太子似乎还是之前那副样子。

对谁都是一副憨厚的样子。

就在大臣们小心讨论的时候,便听到:“皇上驾到!”

大臣们顿时齐齐跪下。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在龙椅上稳坐之后,才让朝臣们平身。

还没等大臣们例行禀报,朱棣便问道:“各地推荐的举人,何时能呈报?”

“给你们半月的时间。”

“除了举荐的人,还有把他们的文章呈递上来。”

“朕要亲自批阅。”

黄淮上前一步,回道:“禀皇上,各地举荐名单已经上报。”

“应天中中举的才人,日前已经全部审阅完毕。”

“正准备让皇上一一查阅。”

朱棣点点头,然后说道:“如今《文献大成》修著如何?”

解缙上前道:“回皇上,由于古籍过于繁杂,翰林院人手不足。”

“翰林院的大人们大多年岁已高。”

“让他们核查还可以,但是若是让他们翻阅古籍,容易会出错。”

“这样便会增加修著时间。”

听到这话,朱棣马上便皱起了眉头。

“现在翰林院能用人手不过数十人。”

“其中青年也不过十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