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予以期望(1 / 4)
“就是为了让你学会治世之道。”
“他与宫中的大臣不同。”
“身为太孙,你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这段时间你就跟在我身边,让所有人都知道。”
“你就是未来的继承人。”
“这样你爷爷我的苦心就没白费。”
朱瞻基拱手道:“是,爷爷。”
“孙儿一定不会辜负爷爷的期望。”
“老师给孙儿说的话,孙儿也会铭记在心的。”
朱棣点点头。
相对于自己的三个儿子。
也就只有这个孙子最让自己省心。
虽然唐兄弟性子跳脱,但是行事作风都不出格。
朱瞻基现在就如同一张写了一半的纸卷。
他希望接下来的文章,由唐均来写。
这时,黄淮走了进来。
“臣参见皇上。”
朱棣免了他的礼。
“今日有何事?”
黄淮拱手道:“皇上,现在您让臣找的郊外用地。”
“如今已经找好了。”
“只待皇上定夺。”
朱棣点点头。
他转头对着朱瞻基说道:“你在这里继续批奏折。”
“等到时候,你就自己走。”
”听清楚了没?”
朱瞻基问道:“爷爷,你这是去干什么?”
朱棣无奈道:“不该问的别问。”
“记清楚了我就走了。”
说完,就带着黄淮走了出去。
留下朱瞻基一人在大殿。
“爷爷神神秘秘的……”
朱瞻基嘀咕了一句,便马上投入了奏折里。
朱棣自然不是去做闲事的。
既然黄淮把地都找好了,那他去看看,去挑一挑。
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否则全交给手底下的人做。
到时候出了问题,还不是他兜着?
这可不行,他可是要赚钱的。
最近顺天行宫都没有动工。
国库一直没钱银。
就连选人出海这一事,现在也直接被搁置了。
一路上黄淮简单的和朱棣说了那几个地的情况。
朱棣点点头。
马车已经让太监准备好了。
他和黄淮直接上了马车就直奔目的地。
现在工匠的人手也找得差不多了。
若是那庄子容纳不了这多人,那可是要耽误事的。
马车在应天府内时,走得还算平稳。
但是一出了应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