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开诗会(2 / 3)

官面前装个逼这样的事情,唐均当然是毫不知情。

反倒是每天生活更加规律,每天中午就去酒馆开两个时辰的门,虽然不赚钱,但反倒更像一种仪式感,然后关门回家,研究发明一些小东西。

包括翻新改良家具,搞一些各式各样的小吃,设计一些新鲜的玩意儿,都在他行动的范围之内。

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情,在朝堂上的诗会结束了之后,兵部尚书杨士奇还特意专程来找了一趟唐均。

当然不是来求唐均写首诗送给他的,而是商谈之前已经有过计划的那件事,大规模制造神臂弩,把装备配备到大明军队当中。

本来这件关乎到大幅度提升大明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事情,理应早就开始走上商谈的正轨。

只不过中间出了杨皇后这件事,硬生生的打乱了天子和朝廷多个部门的节奏,所以杨士奇只能够把这件事情往后拖。

好在后来杨皇后的病情开始渐渐的恢复,朱二陛下的心思也重新放在了这上面,这位兵部尚书才重新开始了剧本编排。

由于这个计划已经准备了很久,所以当杨士奇找了个兵部的员外郎,一起来到唐均在酒馆之后,接下来发展的就比较自然了。

也算是训练有素,专门找来的这名兵部员外郎,演的非常到位。

在杨士奇面前俨然就是一位高官的样子,不过这家伙也知道唐均那是能够直达天听的人物,所以虽然要端高官架子,但说话还是客客气气,有礼有节。

杨士奇也算是对角色扮演非常熟练的老玩家了,一个谨小慎微商人模样,演的那是淋漓尽致。

总之三个人在酒馆里面商谈了大约一一个多时辰,最后彻底敲定了合作细节。

唐均不提供图纸,但是分享某些关键环节,也指导制作相应的机关组合。

具体生产和制造环节,则由工部来承建,而兵部和工部之间则走订单类型的模式。

比方说兵部要求工部打造一万件神臂弩,唐均就从中抽取这一万件兵器对应的提成。

这种性质就类似于,有官方背景的朝廷指派商人,只不过唐均是以技术入股来获得盈利,而朝廷并不靠这个赚钱。

至于具兵部不要求工部生产的数量,则会以账本记录的形式,每一季度三个月提供给唐均审核一次,同样三个月划拨一批资金。

在谈好了这些之后,兵部这位吕姓的员外郎,就朝着唐均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尚书杨士奇拱了拱手。

接着龙行虎步地离开了这家酒馆,一副官威十足的模样,反正那演技是让杨士奇连连暗自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