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皇子身份(2 / 3)

谁会吃饱了撑着去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对于这种事情,是从未有过先例的,最起码在大明制定的科举考试規则当中,就压根没有考虑过会有皇室中人参与。

更何况这还是大明立国以来,头一回开办科举考试等同于拉开了新篇章,是一切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需要慎重对待的,朝野上下对这件事情都非常看重,更何况这其中还有朱世民的强烈关注

朱瞻基这些个皇子太子的可不敢在这种事情上做文,就算心里感兴趣也,不会去触他们皇帝老子的霉头,像这种头一回的科举考试,那都是要给往后的年份当做政治标杆的。

头一次办好了,那往后就立起了规矩,不论是考生还是考宫,都会在大方向上老老实实的遵守下去。

要是头一回坏了水,那后面搞得再好,这轨道都已经斜了,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大大的违背了朱世民的初心,真要他们这些皇室子弟参与科举考试,没拿到名次还好说,要有通过了的人,碰上哪个官宦子弟多嘴暴露了身份。

那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心里怎么想?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科举考试朝廷和朱唐皇室就是主办方,主办方家的小孩亲自参与比赛,即便没有什么猫腻,那在天下人的想象之中,也是不干不净的玩黑幕。

这也就是不论太子朱瞻基,又或者魏王朱泰,都没有任何报名想法的原因。

当然了,这种真正的原因不能宣之于众,最起码不能告诉他们老师

所以从朱瞻基嘴巴里面吐出来的原因,就变成了他们朱家兄弟几个没这本事考,所以干脆不报名。

听完了自己大弟子的解释之后,唐均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当场翻了个白眼。

“什么叫水平有限,你们是为师的学生,为师教出来的能够水平有限吗?依照为师的看法,最起码你和阿泰今年报名参与科举考试,肯定能拿一个不错的名次,不说什么一甲进士,努力一把,指不定能搏一个二甲毕竟科举考试,头一次重开,不论是在审核难度还是其他方面,肯定会宽松一些,也算是给往后的年份定个基调,所以你们俩正好适逢其时,真要考上,可就入了官,算是脱了这一层平民之身了。”

朱瞻基不由得有些苦笑,老师哪里知道他们的苦衷,这要是没有这一身皇室身份,他们兄弟几个二话不说就去报名了,报名费值几个钱,搏一把也是高兴的事儿。

但事情是不存在假设的,因此朱瞻基只能抓了抓脑袋然后长吁短叹的说道:“有老师您亲自教导,学生自然是进步神速,问题我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