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从启蒙开始(2 / 3)

法度相比,重要程度就略低一点。

只是在脑海里过了几遍之后,朱二陛下还是有些不死因为标点符号这东西确实有好处,能够行之有效的提高整个大唐的文化水平

虽然并非直接用文字形态表示出来,但最起码能够让那些做文章做学问的读书人,在写字学习的时候更加高效率,从侧面帮助大唐的文化更加繁荣所以思索了片刻之后,朱棣想起了唐均刚刚提到的另外半句话

“唐兄弟,你刚刚不是说这标点符号,可以放在孩至启蒙用到吗,不知这又是个什么样的说法?”

唐均把书本合上,然后指了指这本书的封面。

“咱们先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用在孩童启蒙中的好处,像我手上这本尚书,属于这么多古典经义当中比较深奥,比较晦涩难懂的。”

“但是在我大唐寻常的孩堇启蒙之时,一般用到的都是比较简单的那些启菉书籍。”

“在对这些书籍进行学习的时候,更多依靠的是那些私塾先生们的言传身教,也就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教导幼童如何断句。”

“但是这种办法实在不太妙,因为太过于依赖老师,有的略微穷苦家庭,可能上不起私塾。”

“这就会让这些穷苦人家的孩童,彻底失去读书的机会,如果我们从最基础的启蒙书籍开始进行变革,把所有启蒙书籍都附帶上标点符号。”

“如此一来,即便上不起私墊的穷苦人家孩子,只要略微花点钱买几本启蒙书籍,那最起码识文断字也是能够独立解决的了。”

“按照这样做法的话,顶多十几年,我大明的人才更新换代,到时候读书人的普及率将成倍增长。”

“读书人的基数扩充,就意味着人才的出现几率也大提高,这可是一桩大好事。”

唐均说了老长一段话,刚开始朱棣还只是认真听着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但是等到自己唐兄弟说完之后,这位大明天子的脑海中,只剩下了震撼。

卧槽,牛逼!

他还以为唐兄弟说的是在启蒙书籍当中的标点符号,更结果压根没有想到,唐兄弟的思维直接比他高了不知多少个层次

居然已经考虑到标点符号的出现,对于天下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启蒙,提高大唐整体文化水平,扩充人才数量,起到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

这就好比自己还在思考自行车该怎么骑,人家就已经虑造四个轮子上路了。

这思想境界,和考虑问题的眼光高低,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界面。

虽然早已经习惯了领教唐兄弟这种惊世骇俗的全盘思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