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写的不错(2 / 3)

教育两句,让他好好写,改正一番。

他们这些个做兄长的,以往也会时不时的提点几句,甚至还有着亲手教导朱恪写诗的念头。

杨皇后作为后宫之主,甚至为此专门安排过,朝中写诗写的比较生逼的那几位,给朱恪进行过单独辅导。

但是不管他们这些父母兄弟们怎么安排朱恪硬是纠正不过来。

并非这小子吊儿郎当不愿意学,反倒在自己的亲人面前,朱恪这家伙一直都是非常老实。

但此前,这位吴王殿下对于自己的写诗水平,一直有着十分强大的盲目自信,同时由于文化底子差,对于那些朝中写诗高手的各种技巧,和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完全不能够接受,所以也就导致各种安排都做了无用功。

久而久之,朱棣和杨皇后也就懒得_管了,反正朱恪写不出来什么好诗,又不是危害社会的事情。

顶多就是平常拿来给他们鉴赏的时候,会让他们有些头疼。

但一来不算丢脸面,毕竟皇室子弟也没人敢嘲笑,二来这样的兴趣爱好,总比那些恶习要好吧,说不定写着写着水平就提高了呢。

所以后面对于吴王朱恪的写诗水平,朱棣夫妇以及他们这些兄弟姐妹就不管了,每次公式化的赞扬一番,也就差不多了。

这也就是导致朱恪对于自己写的诗,盲且自信越发强烈,倘若不是上一次在唐均这儿遭遇了史诗级的打击,估计现在还沉浸在自己的高水平创作当中。

现在朱恪突然说自己又有了新的灵感创意,写了一首全新的诗,拿来让老师品鉴。

朱瞻基和朱泰兄弟二人,自然默认这老三又捣鼓了一手大白话,指不定待会儿各种奇葩诗句,又要蹦到他们耳朵里面。

不过朱恪说是来给老师鉴赏的,他们二人心里再怎么觉得古怪。

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拆自己兄弟的台,指不定老师觉得有可点拨的地方呢。

自家兄弟出门在外,总是要维护一下脸面的。

所以两双炯炯眼神的眼睛,在朱恪的脸上死死的盯了一阵之后,不约而同的转向了另一侧的唐均。

“老师,您怎么说?”

唐均自然是毫不在意的耸了耸肩膀。朱恪这小伙子写诗写得烂,上一次的确见识过了,自己也拿了一堆书让他回去好好的看。

而且这朱家老三也亲口答应过了的,如果不看出个名堂来,绝不再踏进酒馆半步。

或许在别的事情上会流里流气的朱恪,但针对写诗这方面的事情,绝逼是百分之两百的认真。

所以既然这一次有底气踏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