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考试(2 / 3)
被士兵们驱逐离开。
等到所有的考生都在座位上做好,考场入口彻底被士兵把守之后。
一名身穿高级官服的官员,立马龙行虎步来到最高处。
“考生肃静!”
“本官为长安甲字号考场主监考官,忝为礼部右侍郎。”
“所有本考场的应考生,务必严加遵守纪律,倘若有徇私舞弊被发现者,直接逐出考场,且三年内不得再考!”
随后这位礼部的郎中,又讲了一些其他方方面面的东西,讲话时间不算长,很快就闭上嘴巴,然后挥手让人把原本密封着的试卷下发下去。
随着几张写满了试题的纸,发到各个考生手中,整个考场瞬间肃然安静下来。
即便是对自己胸有成竹的唐均,在这一刹那都是正襟危坐,神情肃穆地盯着发到自己手里的试卷,不由得有那么一丝紧张油然而生。
科举考试,自己来到大明的第一个晋升途径,登天梯之路即将在自己面前铺开!
在主考官一声令下之后,所有的考生顿时闻风而动,把桌上的另一张白纸铺幵,就已经有人刷刷刷地幵始写了起来。
唐均并没有这么快动手,反倒是拿着试卷,前后详略的翻看了一下。
考试的时间有着整整三天两夜,所以即便是内容繁多,也有足够的时间来答题。
除非是对这些知识不熟,要不然完卷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前面的古文经义,诗歌撰写,还有一些背诵类的东西,唐均都只是撇了一眼之后就迅速略过。
暂时没发现什么,他觉得很难的地方,只要花时间都能够答完。
在这些传统书本科目之后,是连着一大片的策论问题,这也是考卷上的主要得分题。
毕竟进士科考的就是政治策略,异常偏重于实务策,对于怎么做官,怎么治理地方,又怎么实施朝廷政策,这些都是考核的范围。
相比于明经明算,这种文化专业性强的科目,进士科就更加强调,对于入朝为官的觉悟性和一些天赋。
毕竟进士科目,是最直观选拔官员储备的方式,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公务员考试。
唐均细致的浏览了一番那一大片的策论题目,还真有不少挺有难度的题。
当然这个有难度,是指对广大其他考生来说,对他而言没什么难度。
毕竟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件,无数王朝的更迭,已经教会了唐均很多很多,论理论知识,他秒杀当世!
这么一大片策论问题过后,又是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断案或者偏门问题,都是一些写了加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