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排面(2 / 3)

真的是古时候的圣人在泰山之巅,迎着刚刚升起的太阳,在天地之间立下了自己的伟大的愿望,向苍天直接发誓。

这几句话简直就是描述了传闻中的古之圣人在求学之道的那些方面的经历。

仅仅只是这个题目不去看别的,就已经能够让人称得上是圣人之言了。

朱棣还没有看里面的内容,就已经感觉到兴奋起来了。

这篇文章确实是写的很好。

不愧是唐钧,果然是有宏图大志的人。

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朱棣不禁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正式的问唐钧问题的时候,他们老哥俩之间头一回打下真正交情的那一次。

当时唐兄弟就亲口说了,他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在这里开酒馆,只是因为还没有到科举考试的时间罢了。

来真的,到了科举考试的时候,就如唐兄弟所说的,他的本领就立马发挥了出来。

什么叫天纵奇才?

唐兄弟这样的人大概就是了。

对于这种心怀远大志向的人,不论说能不能够实现,就单单是描绘出这样志向的人,那就已经是很厉害的了。

就是唐兄弟出生的晚了,生在了大明这个时代。

这个是先秦时期的人物,那些先秦诸子里绝对有唐兄弟一个,搞不好也能开宗立派,成为一家之首。

不过现在想想,其实这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我真的是先秦时期的话,自己也遇不到唐兄弟,这样的人也就更加不可能领略到堂兄弟这样人的文采和志向。

朱棣的心情荡漾了一番,然后就怀着膜拜的情绪开始了真正的阅读这篇文章。

阅读下去,朱棣就越觉得心中的震撼更加的强烈起来了。

原本以为有那个堪称圣人之言的标题就已经够了,就可以打败大明许多有文化的人啊。

没想到越往下读就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惊喜。

越往下读就会发现这一篇标准的论文真的是能够让人觉得论点论据,各个方面都是十分明确的安排的,是环环相扣,恰到好处。

等到朱棣真正的读完这一篇文章以后,额头上早已是汗珠盈盈。

真的没有想到,正如杨薄所评价的那般,真的是让人能够从心灵上得到满足。

并不是只有那些物质上满足的事情才能够让人感到愉悦,有的时候精神上的满足更能够超越物质上的愉悦。

对于不懂文化的人来说,这篇文章可能就一般般,无非是读起来会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但是对于像朱棣这样家学渊源深厚,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