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利益(2 / 3)
己毫不见外的拿起了几本奏折,装模作样的翻阅了一下,感受了一下朱棣批阅奏折时的状态。
而朱棣呢,对此当然也根本就不会介意什么,反倒是因为唐钧毫不见外的动作而感到万分的欣慰。
越是这样,朱棣就越是觉得唐钧已经彻彻底底的把自己当成了他的好兄弟好朋友,而不是只是仅仅存在于传统意义上的君臣之间的这个关系。
再说了,对于朱棣来说他要的就是这样,他手下也不缺大臣,但是不得不说他确确实实是很缺一个好兄弟。
所以说这老哥俩一边说笑一边扯着,一些有的没的也就很快的过去了。
就在两个人说笑的时候,唐钧突然之间在那些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册子中突然看到了大明宫建造的图纸。
因为那些机密文件当中的大明宫建造图纸让唐钧不由得想起来了,他和朱棣之间唯一一笔也是最重要的一笔交易买卖。
精盐提炼产业。
其实按照当初他和朱棣之间的协议,利润呢,是两个人五五分开的。
因为当初唐钧是以纯技术入股,而且他也会加以指导制造方面的经验,并且提供解决任何疑难问题的帮助。
另一边的猪弟则负责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铺开精盐提炼的销售网络,最初制定的销售区域范围是以应天府为中心的几个道级行政区。
自从搞起来了卖盐这个事情以后,唐钧刚开始还觉得赚钱特别容易,好像都不需要花费什么功夫,也没什么麻烦一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唐钧到后期有了这张买卖产生了怀疑。
因为有的时候有些事情要是太顺利了,就会让人觉得有问题。
老朱的销售网络渠道铺开的太快了,同时又是顺风顺水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加以阻拦的事情发生。
而且唐钧原本还是撂想了很久的麻烦事,结果都没有出现。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唐钧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拿出一些本钱来,觉得应该要打点一下上下级的关系,处理一下应天府以外的几个道级行政区的观面关系。
但是结果呢,根本就没有派上什么用场,老朱很轻易的就把所有的事情都给解决了,就真的仿佛他在这一带的关系,每个地方的人都会卖他的面子一样。
所以曾经的时候唐钧就问过老朱这个问题,老朱这家伙给的解释是因为他的面子够大,人脉够广,早年的时候走南闯北,认识的人太多了。
而且呢,卖盐这个利润也确实是很大的,所以产生的销售额除去他们俩均分掉的那一部分,多出来的活动成本已经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